天安字典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

时间: 2025-04-27 05:00:12

诗句

飞檐临古道,高榜劝游人。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

茅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

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12

原文展示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
飞檐临古道,高榜劝游人。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
茅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
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白话文翻译

在南溪有一个会景亭,处在众多亭子之间,四周景色不佳,实在让人失望。
飞檐高临古道,招呼游人前来游玩。
虽然不想让公隐,但还是想洗去路上的尘土。
茅草房分散成聚落,烟火气息萦绕在城池的围墙旁。
林子缺失了湖光,窗户透出新鲜的野趣。
居民们戴着白色的帽子,过客们则乘坐朱色的车轮。
山中景色宜人,适合归来时踩着木屐,风吹回来的时候,让我醉了的巾子飘动。
未来的某一年,谁又会重新修建这亭子,旧的样式不必再因循。
再来这里,虽然我已年老,仍然可以做这里的坐宾。

注释

  • 会景亭:指一个集会观景的亭子。
  • 飞檐:指屋顶的边缘翘起的部分,古建筑的一个特征。
  • 聚落:指人们居住的地方,村庄。
  • 烟火:指生活的气息,家家户户的烟火气。
  • 朱轮:指红色的车轮,象征过客的繁忙与热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檐”与“高榜”是古代建筑的典型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赞美;“白帽”与“朱轮”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民生风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并带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南溪景色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虽然亭子周围的环境不尽如人意,但诗人却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诗中描绘了飞檐与古道的结合,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整首诗在意象上生动而富有层次,尤其是“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一句,把人们的生活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置身其境。此外,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充满了哲理,表现出诗人对老去与时光流逝的淡然心态,令人深思。通过这些描写,苏轼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景致,更是在表达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切理解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描写亭子的位置与景致,表达对周围景色的不满。
    • “飞檐临古道,高榜劝游人。”:描绘亭子建筑特色,吸引游人前来。
    •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虽然想要隐居,但还是想借此机会洗去旅途的疲惫。
    • “茅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描绘周围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人情味。
    •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表达自然的美,窗外的风景给人新的感受。
    • “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借用色彩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
    •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山水的美好与风的轻拂,展现自在的生活状态。
    • “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反思未来的变化与坚持旧有的美好。
    •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表达了虽老仍愿意再来的情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帽”与“朱轮”,形成视觉上的对比。
    • 拟人:如“风回落醉巾”,赋予风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对老去的淡然与接受。

意象分析

  • 飞檐:象征古典美。
  • 白帽与朱轮:象征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往来匆忙。
  • 山水:象征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苏轼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白帽”指的是:

    • A. 居民
    • B. 过客
    • C. 游人
    • D. 建筑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满足
    • C. 失落
    • D. 愤怒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南溪有会景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更侧重于人文关怀与生活情趣,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美。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戏礼经老僧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寄太原李相公 王子晋庙 时世妆 酬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过化存神 初更 顺典 川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远来和尚好看经 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责贬 膘肥体壮 拔赵易汉 牛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包含心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四匝 入开头的成语 月盈则食 美风 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