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06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
平生寄心事,髣髴见鱼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友人的追念。学术的探求逐渐趋于平实,这些年来似乎感到孤寂。难道没有人对学问有先后之分,而在于始终的坚持吗?这位老者确实能够深入研究,而其他的朋友却显得后劲不足。诗人一生寄托了自己的心愿,如同在晨曦中隐约见到的鱼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鱼朝”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寄托的情感,鱼在水中自由游动,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1099年),字子文,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对某位友人的追思之际,反映了他对学术追求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怀念。时代背景上,宋代的士人纷纷追求学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学术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首句“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学术追求的冷静与思考,感受到目标的实现却又伴随着孤独感,令人反思现代学术的浮躁与真实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则引发人对学术成就的思考,强调了对知识的领悟并非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坚持。第三句“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通过对比老者的深造与其他人的落后,突显了执着于学问的重要性,也为后文的感慨铺垫。
最后一句“平生寄心事,髣髴见鱼朝”,以自然意象收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寄托,也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寓意着理想与追求的自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学术追求与个人情感展开,表达了对深造的重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趋平实”指的是:
A. 追求浮华
B. 追求真实
C. 追求名利
D. 追求孤独
“此老能深造”中的“老”指的是:
A. 年纪大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任何一位学者
D. 一位年轻人
“髣髴见鱼朝”意在表达:
A. 自然的美好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学术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