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3
高不疑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篮舆轧轧度齐山,
文献风流数百年。
遥想牧之歌晚月,
闲寻白也咏平天。
只馀钓水梁台在,
未办登山谢屐穿。
多谢秋风吹好语,
如陪杖屦俯鱼渊。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宽广的齐山上,感受到文人风流的悠久历史,回忆起牧之歌声在晚月下的美好时光。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悠闲地吟咏着诗句,渴望那一片平天的辽阔。诗中提到的钓鱼台还在,但他尚未能攀登齐山,感受那份超然的境界。最终,感谢秋风给予的美好言语,就像陪伴着他在鱼渊旁静静垂钓。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30-1290),字子华,号东山,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追求写意生活的年代。诗人表达了对齐山的景仰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人传统的敬仰。
《高不疑》通过对齐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在第一句“篮舆轧轧度齐山”中,诗人以生动的声音描绘出车轮行驶的情景,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轻快的节奏。接下来,诗人回顾过去的文人风流,显示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文精神的认同。
在后面的意象中,牧之歌与晚月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自由的空间中追求内心的平和。这种闲适的状态在“闲寻白也咏平天”中得以体现,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最后一联中,诗人感慨秋风的吹拂,似乎在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仿佛在说:即使未能登上高山,依然可以在鱼渊边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淡泊与自得的态度,正是魏了翁所希望传达的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车
C. 一种房屋
D.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牧之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权利的追求
诗人对齐山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崇敬与向往
C. 无所谓
D.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