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帖子词》

时间: 2025-05-09 15:54:13

诗句

昨夜东风入律新,玉关知有受降人。

圣恩与解河湟冻,共得中原草木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4:13

春帖子词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昨夜东风入律新,
玉关知有受降人。
圣恩与解河湟冻,
共得中原草木春。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东风带来了新的气息,
玉关(边关)知道有降服的敌人。
圣恩(皇帝的恩德)使得河湟(地区)的冰雪融化,
共同迎来了中原的草木复苏。

注释:

  • 东风: 指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玉关: 指边境的关口,古代的防御重地。
  • 受降人: 指投降的敌军或归降的部队。
  • 圣恩: 指皇帝的恩德。
  • 河湟: 指黄河和湟水流域,象征北方边疆。
  • 中原: 指中国的中心地区,象征繁荣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理性与感性,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哲学以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对国家和平安定的渴望和对春天来临的欢欣鼓舞,背景可能与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有关。

诗歌鉴赏:

《春帖子词》通过春风的到来象征着和平的来临,诗的开头“昨夜东风入律新”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接着,诗人提到“玉关知有受降人”,暗示着国家局势的好转,战乱即将结束,边疆的安宁将带来新的希望。最后两句通过“圣恩与解河湟冻”,表达了皇帝的恩德使得北方的冰雪融化,象征着国家的恢复与繁荣。整首诗情感真挚,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期待。苏轼通过短短的四句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国家的希望,令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夜东风入律新: 昨晚的春风带来了新的气息,象征春天的来临。
    • 玉关知有受降人: 边疆的关口也传来了降服敌军的消息,象征着和平的到来。
    • 圣恩与解河湟冻: 皇帝的恩德使得北方的冰雪融化,预示着国家的复苏。
    • 共得中原草木春: 中原地区的草木也因此复苏,象征着繁荣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东风”比喻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机。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国家的希望,传达出诗人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 东风: 象征春天的来临、生命的复苏。
  • 玉关: 代表边疆的安全与和平。
  • 圣恩: 皇帝的恩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 草木春: 代表生命的回归与自然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2. “玉关”在诗中指代什么地方?
    A. 京城
    B. 边境
    C. 南方
    D. 北方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D. 疑惑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春帖子词》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国家的希望,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困境,苏轼则偏向于乐观的展望。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查询

青门引 菖蒲花 青门引 插菊 青门引 青门引 青门引 用张子野韵 青门引 青门引 唐六如弄玉吹箫图,次张子野韵 青门引 青门引 棋 青门引 上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和鼎鼐 包含挛的词语有哪些 迷恋骸骨 振策 辍毫栖牍 手不停挥 克字旁的字 九流宾客 心平气舒 残余 心字底的字 川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土地祠 竹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镜破钗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