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57
南歌子(暮春)
作者:苏轼
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绿阴青子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
春天的气息在紫色的陌生小路上弥漫,我的脸庞被红尘轻轻拂过。
没有人不说要去看花,然而我只看到石榴的新蕊在一枝上绽放。
冰凉的席子上堆着如云的发髻,金色的酒杯盛着绵柔的美酒。
翠绿的阴影和青涩的果实在互相催促,留下一千点红巾照耀在池台上。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南歌子(暮春)》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苏轼正面临着人生的诸多困扰,抒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南歌子(暮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展现了苏轼对春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词的开头以“紫陌寻春去”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在小路上流淌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而美好的感受。紧接着,诗人感受到世俗生活的纷扰,“红尘拂面来”既是对春天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的反思。
在这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中,石榴的新蕊一枝开,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苏轼的笔触细腻而生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展示了春日饮酒的悠闲情趣,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生活场景。最后以“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收尾,展现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正如春天的短暂,时时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反映出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陌”指的是什么?
A. 紫色的花
B. 紫色的小路
C. 紫色的天空
答案:B
“红尘拂面来”中的“红尘”指代什么?
A. 春天的花
B. 生活的纷扰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B
诗中的“石榴新蕊”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凋零
B. 新生与希望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清照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生命,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离愁别绪。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