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4:54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
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
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杜牧端来寻求紫色的云彩,狂妄的言辞让石榴裙都为之震惊。
岂不是知道那位乡间的客人手握青色的竹杖,独自卧在山间,白色的席子上纹路如画。
且在东边的山坡上陪伴王绩,未曾有时间去南方追悼终军。
新诗一旦与佳人共唱,从今以后恐怕难以再减少一分情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相聚的场合,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在诗中,苏轼提到杜牧,暗示自己与当时流行的诗风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他独特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描绘了苏轼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部分提到杜牧,体现了诗人与当代诗人的对比,苏轼在这里不拘一格,运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他的个性与风趣。接着,诗中转向乡间隐士的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反映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最后一句提到与佳人共唱新诗,表明苏轼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出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隐喻,苏轼不仅展现了个性,也传达了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体现出一种乐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杜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隐士
C. 诗人
D. 忍者
“青筇杖”代表了什么?
A. 城市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战斗精神
D. 诗歌创作
此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悲伤
B. 失落
C. 乐观
D. 愤怒
比较苏轼的这首诗与杜牧的《秋夕》,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轼更倾向于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乐观态度,而杜牧则多了一份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