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0: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49:55
百亩新池傍郭斜,
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坐中遗白帢,
幽寻尽处见桃花。
不堪山鸟号归去,
长遣王孙苦忆家。
在城郭旁边新开辟了一片百亩的池塘,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乐意游玩,路过的行人也纷纷称赞。
自称官员的才能像谢灵运一样,
能使得江山如同永嘉那样美丽。
纵情饮酒时,白色的帢子遗落在座位上,
幽静的地方,尽处都能看到桃花。
不忍心听见山鸟悲鸣归去,
长久地让王孙们痛苦地怀念故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奔放之气,又有细腻婉约之美。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兴州(今浙江省)期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诗中描绘新开池塘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以新开池塘的景象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首联“百亩新池傍郭斜”,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百亩池塘的开辟为居住在此的人们提供了游乐的场所,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气息。而“居人行乐路人夸”则流露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自然的关系融洽。
随着诗歌的推进,苏轼自谦地将自己与谢灵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与美的向往。“能使江山似永嘉”一句,将自然景色的美与个人的追求融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白帢的遗落象征着放纵与洒脱,而桃花的幽寻则传递出一种隐秘的美感。在最后两句中,山鸟的啼鸣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厚,使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思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池塘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在美好生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与交织。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风景的美丽,也有情感的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亩新池”位于哪个地方?
A. 郊外
B. 城郭旁
C. 山中
“自言官长如灵运”中的“灵运”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在最后两句中是如何表现的?
A. 通过饮酒来麻醉
B. 通过山鸟的啼鸣
C. 通过对新池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