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时间: 2025-05-07 01:27:34

诗句

径畈山栖谢宦情,竹溪巷处闭柴荆。

然藜曾伴刘中垒,起蕝谁招鲁两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7:34

原文展示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径畈山栖谢宦情,
竹溪巷处闭柴荆。
然藜曾伴刘中垒,
起蕝谁招鲁两生。

白话文翻译

在径畈山中,隐居生活使我摆脱了官场的情感纠葛,
在竹溪的巷子里,柴门紧闭,荆棘丛生。
然而,当年我与刘中垒一同采摘藜麦,
如今又有谁能招唤鲁两生呢?

注释

  • 径畈山:指的是一种山名,隐喻诗人对官场的逃避。
  • 宦情:指官场的情感纠葛,形容诗人对官场的厌倦。
  • 竹溪巷:竹林溪水旁的巷子,象征清幽的隐居环境。
  • :一种植物,古时可食用,有时用作比喻。
  • 刘中垒: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典故背景。
  • 鲁两生:指鲁迅与其同时代的文人,以表现对历史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景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兼及文史。其作品多反映个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隐居生活的感悟之时,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径畈山栖谢宦情”,清晰地传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表明了他选择隐居的决心。接下来的“竹溪巷处闭柴荆”,则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然藜曾伴刘中垒”,不仅引入历史人物刘备,且暗示了自己与历史的关联,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最后一句“起蕝谁招鲁两生”,则让人思考历史人物的际遇与命运,带有一种难以挽回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径畈山栖谢宦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抛弃,选择隐居的心情。
  2. 竹溪巷处闭柴荆:描绘了隐居环境的静谧与自然,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
  3. 然藜曾伴刘中垒:通过刘备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4. 起蕝谁招鲁两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叹,隐含对友人的怀念与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山水之乐,突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形成对称的美感。
  • 典故:运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诗歌的厚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同时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径畈山:象征隐逸与宁静。
  • 竹溪巷:象征自然与脱离世俗。
  • :象征俭朴的生活。
  • 鲁两生:象征历史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径畈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战争
    D.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刘中垒”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诸葛亮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刘克庄则更加强调历史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下七盘岭 八日五日雨 过周文显所居 寄赠曾裘父兼呈严黎二师 王岩 口占三首 其三 鹅湖道中二首 挽曾达臣二首 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 次韵远斋春雨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厂字头的字 女字旁的字 能言快语 名程 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转尸 音吐明畅 聿字旁的字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研极 无字旁的字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誓带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欲取姑与 水窖 虎字头的字 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