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0: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17:01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作者:窦庠
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
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
廛閈高低尽,山河表里穷。
峰峦从地碧,宫观倚天红。
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
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
重筵开玳瑁,上客集鹓鸿。
接武空惭蹇,修文敢并雄。
岂须登岘首,然后奉羊公。
这首诗描绘了东都的美丽景色和文人雅集的情景。诗人提到在三川之上建造的亭台,周围有万井,展示了仪式的庄重。选择材料时,后来的简朴掩盖了以前的成就。云雾中的建筑在中央高耸,四周烟波浩渺。初看似乎是在悠游神游,仿佛进入了崆峒的仙境。繁华的街市高低错落,山河的形势一览无余。青翠的峰峦从地面升起,红色的宫殿依傍着天际。灵巧的栏杆如同晨曦中的海市蜃楼,飞桥宛如晚霞中的彩虹。清晨的霞光和晴天的景色交错,夕阳的余晖湿润了葱郁的景致。庾亮的楼阁何其雄伟,陈蕃的榻更是高贵。偶尔闲谈德行,整日静观风景。玉杯飞舞无数,金铙的乐声仍未结束。华丽的筵席上,珍贵的玳瑁展现,上等的宾客齐聚一堂。面对武艺不如他人的尴尬,才华出众的文人却敢于并肩而立。难道非得登上岘山的顶端,才能去奉迎羊公吗?
窦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多以描写景色和抒发情怀见长。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带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文人雅士聚集于东都,诗人通过对东都景致的描写,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是一首描绘东都美景和文人聚会的诗作。开篇即以“卜筑三川上”引入,表现出亭台的高雅气势,接着详细描绘周围的环境,体现出诗人对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中的“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描绘了亭台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文笔流畅,意象丰富,既有高耸的建筑,又有绵延的山河,描写的细腻之处在于将自然景观与文人雅集结合,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尤其是“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更是将宴会的热闹与气氛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交融的追求。
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发对文人与武人的思考,强调文才的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推崇。通过对这些景象的细致描写,窦庠成功地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结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描绘了东都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表现出诗人对文人雅集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景致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文人的修养与品德。
诗中提到的“卜筑三川上”意指什么?
A. 在河流上建造亭台
B. 在山顶上建造亭台
C. 在城市中建造亭台
“灵槛如朝蜃”中“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海市蜃楼
C. 一种饮品
诗中“曙霞晴错落”表达的意境是?
A. 夕阳西下
B. 清晨阳光明媚
C. 夜晚星空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