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时间: 2025-05-06 15:01:19

诗句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01:19

原文展示: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白话文翻译:

满地都是霜冻的杂草,树枝下的叶子也被霜覆盖。我曾几次吟诵到泪断的愁苦诗篇。如果汉朝想要讨论封禅之事,必须在相如尚未生病时就应进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芜:霜冻的杂草,指寒冷季节草木枯萎的景象。
  • 吟断:吟诵到泪水夺眶而出,形容诗人内心的愁苦。
  •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的礼仪,象征权力和荣耀。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诗人。

典故解析:

  • 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典礼,象征着国家的兴衰与安危。
  • 相如未病:提到的相如在历史上以其才华而闻名,诗中暗示在他未遭遇困境时,才是最适合进行盛大表彰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名流传。他的诗歌风格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夜,诗人可能正处于寒冷孤寂的环境中,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反映出他对人生和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冬天的凛冽气息,诗人用“满地霜芜”描绘了寒冷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引入,随后转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思索。诗中提到“几回吟断四愁诗”,此处的“愁”字,既可以理解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可以看作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接着,诗人提到汉家封禅的事,暗示着时局的变迁与历史的无常。整体来看,诗歌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更深层地反映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地霜芜叶下枝:描绘冬天的景象,霜冻覆盖的杂草与树枝,表现了凋零的景象与寒冷的氛围。
  • 几回吟断四愁诗:表达诗人因愁苦而多次吟诵难以成诗的无奈。
  • 汉家若欲论封禅:转向历史与国家,提出汉朝如想要讨论封禅之事。
  • 须及相如未病时:强调时机的重要性,隐喻在盛世时进行大事更为适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芜比作愁苦,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个人生活的愁苦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和时机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冷酷、孤寂的情感。
  • :表达枯萎与无助的状态。
  • 封禅:象征权力、荣耀与历史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满地霜芜”的意思是: A. 地上满是草
    B. 地上满是霜冻的杂草
    C. 地上没有草

  2. “几回吟断四愁诗”中的“愁”主要指: A. 对自然的感伤
    B. 对个人境遇的忧虑
    C. 对历史的思考

  3. “须及相如未病时”指的是什么? A. 时机的重要性
    B. 诗人的个人经历
    C. 对汉代的批评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而窦庠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愁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鹤鸣亭壁 恋绣衾(无题) 河渎神(女诫效花间体) 满江红 其四 中秋寄远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闻科诏勉诸子 水调歌头 其四 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西江月(寿钱塘弟正月十六日,时新居成) 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愤气填膺 色字旁的字 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喧嚣一时 焦躁不安 示字旁的字 宏观经济 包含枉的词语有哪些 慨当以慷 琅玕 刚强 镸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同日而言 憎命 殳字旁的字 兴废存亡 包含簪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