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5:30
寄书书不达,寄衣衣欲裂。
谁将一片声,敲落千山月。
欲知声中悲,请看指上血。
血指犹可浣,柰此双鬓雪。
寄出的书信无法送达,寄出的衣物也快要撕裂。
是谁用这片声音,敲落了千山的明月?
想要知道这声音中的悲伤,请看我手指上的血。
血迹虽然还能洗净,但我的两鬓却已斑白。
作者介绍: 许乃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抒发个人情感,善于运用意象表达内心的苦闷与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可能受到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境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失落,以及深沉的孤独感。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孤独。开头两句“寄书书不达,寄衣衣欲裂”表现了诗人对无法传达情感的痛苦,寄信与寄衣都未能传递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绝望。接下来的“谁将一片声,敲落千山月”则通过比喻将声音与明月联系在一起,暗示着那份悲伤的广泛与深入,仿佛整个自然界都为之动容。最后两句“欲知声中悲,请看指上血。血指犹可浣,柰此双鬓雪”以血作为情感的象征,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洗净的悲伤,同时以“双鬓雪”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失去的哀伤,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以及时间带来的无奈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寄书书不达”表达了什么情感?
“千山月”中的“月”象征了什么?
诗人提到的“指上血”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