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飞将》

时间: 2025-07-12 06:46:32

诗句

沙漠有烽起,上林无雁来。

可怜汉飞将,虚筑望乡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46:32

原文展示:

飞将
作者:刘克庄

沙漠有烽起,上林无雁来。
可怜汉飞将,虚筑望乡台。

白话文翻译:

在沙漠中烽火升起,但在上林苑中却没有大雁飞来。可怜的汉朝飞将,白白地在这里筑起了望乡台。

注释:

字词注释:

  • 烽: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
  • 上林:指上林苑,汉代皇家园林,象征繁华。
  • 可怜:表示同情或怜悯。
  • 汉飞将:指汉朝的将领,表现出对英雄的怀念。
  • 虚筑:空筑,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建造。
  • 望乡台:望乡的高台,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飞将”指的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他以勇猛著称,但一生未能获得显赫的地位和名声。诗中提到的“望乡台”是对英雄李广未能实现的抱负和对故乡的思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声,号松隐,南宋诗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其作品语句凝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战争频繁。诗人通过对飞将李广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和英雄的忧虑之情,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诗歌鉴赏:

《飞将》体现了刘克庄对历史英雄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沙漠有烽起,上林无雁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战争与动荡,后者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缺失。诗中通过对战争烽火的描述,勾勒出一幅悲凉的画面,暗示了国家的危机与不安。而“可怜汉飞将,虚筑望乡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飞将李广虽在历史上有过非凡的成就,但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耀与归属,自己所筑的望乡台也只是徒劳无功的象征。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漠有烽起”:描绘出沙漠中的烽火,暗示战乱与危机。
  • “上林无雁来”:在繁华的皇家园林中却没有大雁飞来,意味着安宁的缺失。
  • “可怜汉飞将”:对汉朝飞将李广的同情,表明对英雄的怀念。
  • “虚筑望乡台”:表明飞将的归属感缺失,所筑的望乡台只是空壳,体现了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的高超对仗技巧。
  • 比喻:将烽火与望乡台的对比,暗含对国家动荡与英雄孤独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士人的无奈与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
  • 上林苑:象征繁华与安宁。
  • 飞将:象征着英雄与理想。
  • 望乡台:象征思乡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漠有烽起”是什么意思?
    A. 沙漠中有美丽的风景
    B. 沙漠中有战火升起
    C. 沙漠中有很多鸟类

  2. “虚筑望乡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英雄豪情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飞将》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英雄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关心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广与汉代军事》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前人补试落归曹娥待潮 吴江县作 挽舒亦山少母邹氏 次韵王得淦长至 题丹霞洞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吕成三 吴宜之生日以一诗勉之 无题 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古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有隙可乘 月下老人 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陵阻 卜字旁的字 习若自然 教结尾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包含琅的词语有哪些 确然不羣 习惯成自然 嘟哝 向壁虚造 栖庇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