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7:17
日晚弹琴诗
作者: 马元熙 〔南北朝〕
上客敞前扉,
鸣琴对晚晖。
掩抑歌张女,
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
渐觉白云飞。
新声独见赏,
莫恨知音稀。
在傍晚的时分,来宾敞开大门,
我弹琴对着落日的余晖。
轻声压抑着歌声的女子,
凄清的音调仿佛在奏响楚国的妃子。
稍稍看着红尘中的纷扰,
渐渐感到白云在空中飘飞。
新谱的乐曲独自欣赏,
不要怨恨知音难觅。
马元熙,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弹琴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宁静与内心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日晚弹琴诗》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与环境交融的作品。开篇即通过“上客敞前扉”,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气氛,诗人迎来了客人,营造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鸣琴对晚晖”则将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优美结合在一起,晚霞的余晖为弹琴增添了几分色彩,仿佛琴声中流淌着时间的静谧。
“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转而描绘了乐曲的情感深度,歌声被压抑,显得更加凄凉,暗示着一种失落与无奈。这种情感在“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中进一步深化,诗人对于红尘的观察和白云的飘逸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淡漠与对自由的向往。
末尾的“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则是对生活的一种哲思,尽管知音难觅,但新创作的乐曲依旧值得品味和欣赏。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含有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音乐与情感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中“上客”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来客
C. 家人
答案:B
“掩抑歌张女”中的“掩抑”意味着什么?
A. 放开
B. 压制
C. 欢唱
答案: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知音的渴望
C. 对财富的向往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