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51
肃州八景 其三 玉关来远
作者: 戴弁 〔明代〕
圣代文明遍九垓,
河山设险玉门开。
月明虏使闻鸡度,
雪霁番王贡马来。
泛泛仙槎浮瀚海,
翩翩驿骑上金台。
幸逢四海为家日,
独坐藩垣愧乏才。
在这个盛世,文明普及到四面八方,
山河险要之处,玉门关的门户打开。
月明之夜,胡人的使者听到鸡鸣而过,
雪后晴天,西番的王献上骏马而来。
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中漂浮,
快马骑士奔赴金色的台阶。
庆幸今天四海皆为家,
独自坐在藩篱内,感到才智的不足。
作者介绍
戴弁,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边塞的风土人情及对国家的思考。他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历史背景下,国家安定,边疆交流频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个人才华不足的感慨。
《玉关来远》是一首描绘盛世繁荣与个人孤独感的诗。开篇以“圣代文明遍九垓”引入,展现了国家的昌盛与文化的繁荣。诗人描绘了玉门关的开通,象征着与外族的交流与友好,体现了国家的强盛与包容。
接着,通过“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两句,诗人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外族的使者与贡品的到来,展现了国家与边疆的联系。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外部的繁荣,也反映了内心的波澜。
最后两句“幸逢四海为家日,独坐藩垣愧乏才”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虽庆幸生于盛世,但内心却感到无奈与羞愧,显示出一种孤独与对自身才华的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国家与个人、繁荣与孤独之间的矛盾,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深刻的内心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繁荣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自豪感与对个人才华不足的自责,表现了在盛世景象中,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门”关有什么象征意义?
“幸逢四海为家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而戴弁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更深入理解诗词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