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45:16
《挽李仲通》
久矣厌尘世,逃名云水间。
五湖正觅地,一曲歌沧浪。
风雨晚来急,笠蓑时下忙。
钓龙手中竹,分付与儿郎。
已经厌倦了尘世的纷扰,想要逃避名利,隐居在云水之间。
在五湖四海寻找一处安宁的地方,唱着一曲关于沧浪的歌。
风雨在傍晚时分愈发急促,戴着斗笠和披着蓑衣的我忙着应对。
手中拿着钓竿,竹竿上的钓鱼工具,叮嘱给我的儿子。
古田里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厌倦了世俗的名利和纷争,渴望隐居于自然之中,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挽李仲通》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追求和生活理想的作品。诗的开头,诗人以“久矣厌尘世”自述心境,表明对繁华世俗的厌倦。接着,诗人希望逃离这种尘世的束缚,选择隐居于“云水间”,这样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五湖正觅地”来象征他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伴随着“曲歌沧浪”,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而洒脱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诗的末尾,诗人以“钓龙手中竹,分付与儿郎”结束,既是对儿子的嘱托,也象征着将这一理想生活的愿望传承下去。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传统家庭价值的重视。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名利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情感基调。
诗中诗人对尘世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厌倦
c) 忽视
“一曲歌沧浪”中的“沧浪”主要指代:
a) 大海
b) 河流
c) 湖泊
诗人用什么工具钓鱼?
a) 鱼网
b) 鱼竿
c) 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