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杜元颖相公》

时间: 2025-05-24 08:41:23

诗句

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

承恩不许离床谢,

密诏常教倚案书。

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

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41:23

原文展示:

学士金銮殿后居,
天中行坐侍龙舆。
承恩不许离床谢,
密诏常教倚案书。
马上唤遮红觜鸭,
船头看钓赤鳞鱼。
闲曹散吏无相识,
犹记荆州拜谒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銮殿后居住的学士身份,身处权贵之地,侍奉皇帝的情景。作者承受着皇恩,不敢轻易离开床榻,常常接到密谕,要他继续在案前书写。诗中提到他在马背上呼唤红嘴鸭,而在船头则悠闲地钓着赤鳞鱼。尽管周围的闲散官吏与他并不相识,作者依然记得当初在荆州拜谒时的情景。

注释:

  • 金銮殿:皇帝的宫殿,象征权力与尊贵。
  • 龙舆:皇帝的车驾,表示作者侍奉皇帝。
  • 承恩:接受皇恩。
  • 密诏:秘密的命令。
  • 红觜鸭:一种鸟类,可能象征着某种富贵或美好。
  • 赤鳞鱼:指色泽鲜艳的鱼,象征着丰收与美好生活。
  • 荆州:地名,作者曾在此拜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910),字季常,唐代诗人,活跃于晚唐时期。他以清新秀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常常描绘日常生活的点滴和自然景观。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王建在权贵之地的生活,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经历和感受。他对权力的依附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上杜元颖相公》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权贵生活中的身心状态。首联“学士金銮殿后居”直接点明了身份,金銮殿作为皇宫的象征,暗示着作者在权力中心的地位。然而,随之而来的“承恩不许离床谢”,则隐含着一种无奈的臣服,暗示着身处权力之下的束缚感。

诗中描绘的日常场景如“马上唤遮红觜鸭”和“船头看钓赤鳞鱼”,则表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生活美好细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平淡而充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闲曹散吏无相识”一句,透露出他在权贵生活中难以交心的孤独感。最后一句“犹记荆州拜谒初”则是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对初识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权力的依附,又有对自由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士金銮殿后居:作者在皇宫的居所,表明其高贵的身份。
  2. 天中行坐侍龙舆:描绘他在皇帝身边侍奉的情景,体现对权力的依附。
  3. 承恩不许离床谢:透露出在权力中心生活的无奈与约束。
  4. 密诏常教倚案书:表明他被命令常常在案前书写,传达出工作的繁重。
  5. 马上唤遮红觜鸭:描绘一种悠闲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的向往。
  6. 船头看钓赤鳞鱼:继续展示闲适的生活情景,反映对自然的热爱。
  7. 闲曹散吏无相识:表达在权贵之中孤独的感受。
  8. 犹记荆州拜谒初:怀念过去的经历,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金銮殿与龙舆的描写,隐喻着权力与地位。
  • 意象:采用自然意象(红觜鸭与赤鳞鱼),提升诗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权贵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表现了对权力的依附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銮殿:象征权力与地位,暗示着作者在权贵生活中的约束。
  • 红觜鸭:象征富贵与美好,反映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赤鳞鱼:象征丰收与美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荆州:代表过去的美好回忆,承载着失落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建的《上杜元颖相公》主要描写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权贵生活与内心感受
    C. 战争场景
    D. 乡村生活

  2. 诗中提到的“龙舆”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书房
    B. 皇帝的车驾
    C. 船只
    D. 马车

  3. 诗中“犹记荆州拜谒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状的满意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建与白居易的作品均描写了生活的细节与人情,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更侧重于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而王建的《上杜元颖相公》则偏向于对权贵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的渴望,二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王建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戏赠郑溧阳 荆州歌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书情题蔡舍人雄 古风 其三 送别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二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青雉 急先锋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包含畋的词语有哪些 眷荷 处身 金字旁的字 上德不德 俐落 嚼字咬文 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建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查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钱可使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