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41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微弱的月亮从西海升起,幽暗的阳光开始取而代之。
圆满的月光正好在东方照耀,阴暗的月影已经开始凝聚。
太极生出了天地,三元的变化不断经历衰退与兴盛。
至精之处恰如其分,谁能征服这三五的星辰呢?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号孟氏,字伯玉,祖籍河南,后迁至山西。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尤其在唐初的诗坛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感遇·之一》创作于唐代,正值陈子昂对人生与宇宙的思考时期,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的深邃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感遇·之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月亮和阳光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接着,圆光的出现与阴魄的凝聚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与共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宇宙的根本原理,太极的概念引导读者思考万物的生成与消亡。三元的变化则反映了历史的循环,废兴的交替无不彰显着世事的无常。结尾的“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则是对人类渺小的自省,表达了对宇宙奥妙的敬畏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陈子昂的诗歌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循环,反映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选择题:诗中“微月生西海”表达了什么?
A. 月亮的光辉
B. 自然的变化
C. 夜晚的开始
D. 生命的循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极”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中“阴魄已朝凝”指的是光明的到来。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