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9: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9:07:58
尔尝喜诅予,生女竟勿怪。
今遂如尔口,是宜为尔快。
亦既以言酬,固且殊眦睚。
慰情何必男,兹语当自戒。
你曾喜欢诅咒我,生女儿这件事你也不要怪我。
如今果然如你所说的那样,生了女儿,自然是让你高兴。
我既然用言语来回应你的话,自然也不会有怨恨。
安慰感情何必非要男孩,这句话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南宋时期诗人,官员。梅尧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情感。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对待生女一事的反思,反映了他对社会对生育的偏见的反思和个人内心的挣扎。在当时男孩被视为家族延续的希望,而女孩则常常被忽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种观念的自省与反抗。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梅尧臣对生女这一现象的独特看法。诗的开头以对话的形式,直接触及了社会对性别的偏见,展现出一种讽刺意味。诗人巧妙地将“生女”与“诅咒”结合在一起,揭示了社会对于生育的扭曲观念。接下来,诗人回应了这种偏见,表明生女并不应受到指责,反而可以带来快乐。通过“慰情何必男”的反思,诗人强调了情感的多元性,生女同样可以带给家庭温暖和快乐。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由外而内,层层递进,最终达到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梅尧臣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偏见,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诗中所体现的思想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能够引发今人对于性别及家庭观念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性别观念,反映了梅尧臣对生女的接受与对传统偏见的反思,表达了情感的多元性和人性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尔尝喜诅予”中的“尔”指代的是?
诗人认为生女是否值得怪罪?
“慰情何必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宋中道快我生女》与李白的《静夜思》,可以看到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梅尧臣的诗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偏见,而李白的作品则是对个人思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