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4:30
斑斑远林鸟,极目波烟中。
各识时早暮,不忘巢西东。
推物得真意,吾将效陶公。
远处树林中点缀着斑斑的鸟儿,我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和烟雾缭绕的景象。鸟儿都知道何时早晚,从不忘记自己的巢穴在西边还是东边。推敲事物的真谛,我也要效仿陶渊明。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远处树林中栖息的小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以“斑斑远林鸟”引出,鸟儿在远处的树林中点缀着,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接着,诗人“极目波烟中”,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宁静。鸟儿对时间的敏感与对巢穴的依恋,反映了生命的规律与归属的主题。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结合,感悟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仰慕,期望能像他那样,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蕴含着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斑斑远林鸟”描述的是哪种动物?
“吾将效陶公”中的“陶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巢西东”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