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4-23 11:45:22

诗句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45:22

原文展示: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作者:梅尧臣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歌写的是当时的丈人去世,尽管留下了孤儿。即使在成名之后,何曾对生活的艰辛感到厌倦。到了晚年终能享受福气,然而阴间的神灵不应当欺骗我们,切勿让碧江之畔,孤独地传扬陶母的碑文。

注释:

  • 丈人:指的是岳父或尊长。
  • 藿藜:指的是一种植物,古代常用作比喻,象征艰难的生活。
  • 阴骘:指阴间的神灵或鬼魂。
  • 陶母碑:陶渊明的母亲的碑文,代表对已故者的追思与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德裕,号小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五言、七言绝句以及律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梅尧臣对一位故人的悼念中,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的追思与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丈人殁”引入,直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接着提到“虽少守孤儿”,则是对逝者家庭状况的叹惋,显示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则反映出即使成就斐然,也未必能够逃脱生活的苦涩与艰辛。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对阴间的思考,诗人希望阴间的神灵不要欺骗自己,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逝者的尊重与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死亡的哲理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当时丈人殁:直白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
    • 虽少守孤儿:表现了逝者家中留下孤儿的无奈。
    • 以及成名誉:即使在世时获得了名声与地位。
    • 何尝厌藿藜:生活的艰辛依然让人感到厌倦。
    • 暮年终飨福:到了晚年才得以享受福气。
    • 阴骘不应欺:阴间的神灵应当真实与公正。
    • 莫使碧江上:希望不要让故人的名声孤独地流传。
    • 独传陶母碑:提及陶渊明的母亲碑,象征追忆与尊重。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例如“成名誉”与“藿藜”,表现出成就与生活艰辛的矛盾。
    • 典故的引入,如“陶母碑”,增加了诗的文化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故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 丈人:象征着亲情的羁绊与人生的无常。
  • 藿藜: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碧江:象征着逝者的名声与追思的流传。
  • 陶母碑:代表对已故者的敬意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丈人”在诗中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岳父或尊长
    • C. 儿子
    • D. 同僚
  2. “阴骘不应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阴间的恐惧
    • B. 对逝者的期待与尊重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人世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陶母碑”是指谁?

    • A. 陶渊明的母亲
    • B. 陶渊明的妻子
    • C. 陶渊明的朋友
    • D. 陶渊明的老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与悲伤。
  • 《长恨歌》(白居易):探讨了爱情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对比

  • 梅尧臣陆游的挽歌对比:两者均为挽歌,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陆游则多表现对国家、事业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对梅尧臣和其他宋代诗人的诗作分析。
  • 《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 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 读史 读白傅洛中老病後诗戏书 春晚即事 湘潭 宿清湘城外田家 三登乐 胡长文给事挽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毛宝放龟 大权在握 箴规磨切 示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放火烧身 阔论 卝字旁的字 鱼鱼雅雅 问柳寻花 皇差 禾字旁的字 苦差 独坐愁城 包含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