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4:09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作者:张孝祥 〔宋代〕
山月半池白,水风终夜凉。
蛙声作鼓吹,芰制为衣裳。
万里俱远客,三人同一觞。
但使岭海丰,此乐未渠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场景:月光映照在池水上,半池清水闪烁着白光,伴随着水面吹来的凉风,整夜都让人感到清爽。蛙鸣声如同乐器在演奏,荷花的叶子宛如衣裳一般在水面上摇曳。身在远方的客人,虽有万里之遥,但此时三人同饮一觞,分享着这一刻的欢愉。只要山岭和海洋丰饶,这种乐趣将永不消失。
作者介绍:张孝祥(约1050-1110)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原籍福建。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夏夜的聚会中作,诗人和友人们在池边赏莲、饮酒,享受凉爽的夏夜。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是一首描绘夏夜宁静与清凉的诗。诗的开头,张孝祥通过“山月半池白,水风终夜凉”两句,描绘出一种清幽的夜景,月光洒在池水之上,水面反射出白色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凉快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蛙声作鼓吹,芰制为衣裳”来形容夜晚的自然乐章,蛙声如同乐器的演奏,荷叶为水中舞者的衣裳,生动而富有韵律感,暗示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万里俱远客,三人同一觞”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远方的客人,三人依然能同饮一杯,享受此刻的欢愉,体现出友情的珍贵与温暖。最后一句“但使岭海丰,此乐未渠央”则升华了主题,诗人希望只要自然富饶,这种乐趣就会源源不断,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清凉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富饶的希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蛙声作鼓吹”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希望自然中的什么能够丰盛?
诗中提到“同一觞”是表示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