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时间: 2025-04-28 09:32:46

诗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2:46

原文展示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白话文翻译

今夜究竟是什么夜晚,我在这里度过中秋节。
在赏心亭上呼唤朋友,追忆去年同游的情景。
千里江山如同画卷,万家灯火歌声不绝,我扶着路边观看远方的景色。
玉界环绕着银色的阙楼,珠帘卷起琼钩。
乘风而去,忽然飘到了岭边州。
去年的明月依然如故,照耀着我登楼的身影。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星斗横斜,我搔首思绪绵延无尽。
我的兴致并不浅薄,聊以此时此刻留恋。

注释

  • 今夕复何夕:今夜究竟是什么夜晚,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 赏心亭:一个可以欣赏美景的亭子。
  • 千里江山如画:形容祖国的山河美丽如同画卷。
  • 万井笙歌不夜:形容灯火辉煌的夜晚,歌声不断。
  • 玉界:指仙境或天界。
  • 岭边州:指远方的州郡,具有隐喻意义。
  • 搔首思悠悠:搔首是思索的动作,思绪悠长,表达诗人对往事的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伯卿,号东篱,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高雅。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是在一年的中秋佳节,诗人怀念去年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和往事的思念,同时也映射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以中秋节为背景,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在佳节时的思绪与情怀。开头的“今夕复何夕”勾起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索,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在赏心亭上,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令他想起去年同游的美好时光,显得格外珍贵。诗中“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热闹的景象,展现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着诗境的展开,诗人描绘了“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的仙境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仿佛在梦境中游历。最后,诗人回到现实,思念去年明月下的景象,抒发了对往事的留恋与感慨,“搔首思悠悠”更是道出了一种无尽的思绪与情感。在节日的欢乐与孤独之间,诗人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夕复何夕:引入对时间的思考,强调节日的特殊性。
  • 此地过中秋:表明诗人在桂林过中秋节的背景。
  • 赏心亭上唤客:展示诗人邀请朋友共享佳节的场景。
  • 追忆去年游:引出对往事的怀念,营造出一种温情脉脉的气氛。
  • 千里江山如画:用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 万井笙歌不夜:表现出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 玉界拥银阙:引入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境界。
  • 珠箔卷琼钩:描绘华丽的装饰,增添诗的美感。
  •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 去年明月依旧: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楼下水明沙静:营造出宁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 搔首思悠悠: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感慨。
  • 老子兴不浅: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渴望继续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比作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 对仗:如“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 拟人:通过“搔首思悠悠”,赋予思绪以人的情感,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中秋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事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江山:代表祖国的山河,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 :象征美好时光与友谊的聚集地。
  • :象征自由与渴望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秋节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的? A. 北京
    B. 桂林
    C. 杭州
    D. 成都

  2. “千里江山如画”中的“江山”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人民
    C. 祖国
    D. 历史

  3. 诗人在思念谁? A. 自己
    B. 友人
    C. 家人
    D. 师长

答案: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张孝祥《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主题上都涉及中秋与思念,但张孝祥更注重于对友人的怀念,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依韵和春日偶书 送谢师直南阳上坟 补题东都善惠师禅斋 送张舍人自安吉移宰同安 寄潘歙州伯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矞的词语有哪些 楚楚不凡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三星高照 肉字旁的字 郁郁葱葱 四字头的字 望风希指 见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秀逸 相玺 龝字旁的字 引道 时易世变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拿战 栗栗危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