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北归漫兴 其四》

时间: 2025-04-26 14:23:23

诗句

归来何处不徜徉,隐几长消半篆香。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

百年真觉生为寄,三窟为营醉作乡。

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23

原文展示:

北归漫兴 其四
作者: 李予望 〔清代〕

归来何处不徜徉,隐几长消半篆香。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
百年真觉生为寄,三窟为营醉作乡。
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

白话文翻译:

归来后我在哪儿不徜徉呢?隐居在几案旁,长久消磨着半卷香烟。
我很高兴这山中没有怨恨的鹤,却又为那迷失的羊而感到悲伤。
人生百年,真觉得一切都是寄托,三处洞穴成了我的营地,醉酒后仿佛又回到了故乡。
我高卧在北窗旁,微风偶尔吹来,仍然能够梦到羲皇的境地。

注释:

  • 归来:指归乡或归处。
  • 徜徉:闲游,徘徊。
  • 隐几:隐居在书案旁,意指隐居生活。
  • 篆香:指一种古老的香,通常用于文人雅士之间的雅趣。
  • 山阿:山的角落或地方。
  • 怨鹤:指那些因失去自由而怨恨的鹤,象征着人们的无奈。
  • 亡羊:迷失的羊,常用来比喻错误或失误。
  • 三窟:意指隐居的地方,传说中的三窟是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隐居。
  • 羲皇: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帝王,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予望,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到的见解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北归漫兴》系列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此诗作于李予望归乡期间,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于归乡生活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北归漫兴 其四》是一首感情深邃、意境优美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归来后的徜徉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开篇以“归来何处不徜徉”引入,流露出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说无论身处何地,心灵都可以自由徜徉。接下来的“隐几长消半篆香”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悠然自得。

诗中“深喜山阿无怨鹤”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喜爱,但紧接着“却悲歧路有亡羊”则透出一丝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中的迷失与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使诗句更加丰富,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时面临的困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高卧于北窗前,享受微风拂面的惬意,似乎在与理想的羲皇境地对话,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来何处不徜徉:归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游览的乐趣,无论在何处都能悠然自得。
  2. 隐几长消半篆香:在书案旁隐居生活,长久地享受着香烟的缭绕,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3. 深喜山阿无怨鹤:我非常喜欢这山中的环境,因为这里没有怨恨的鹤,象征着一种平和的生活。
  4. 却悲歧路有亡羊:但我又为那些迷失方向的羊感到悲伤,暗示着人生中的失落。
  5. 百年真觉生为寄:人生百年,真切地感到一切都是寄托,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6. 三窟为营醉作乡:在三个隐居的洞穴中,醉酒后仿佛又回到了故乡,体现了归属感的渴望。
  7. 高卧北窗风暂至:高卧在北窗旁,偶尔的风吹来,增添了生活的惬意。
  8. 犹能一枕到羲皇:仍然能在梦中回到理想的羲皇境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亡羊”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迷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拟人:如“怨鹤”,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加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迷失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篆香:象征着文化的熏陶与内心的宁静。
  2. 亡羊:象征人生中的迷失与困惑。
  3. 羲皇: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尚境界。
  4. 北窗: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状态与安静的思考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来何处不徜徉”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自在
    • C. 忧伤
      答案:B
  2. “深喜山阿无怨鹤”中“怨鹤”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无奈
    • C. 喜悦
      答案:B
  3. 诗人对三窟的描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 C.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杂诗》王维:体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在孤独与自由之间徘徊,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鹿柴》:通过自然的描绘展现内心的宁静,与李予望的隐逸思想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李予望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北归漫兴 其四》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休日阅古堂小宴 咏石 送倪敦复朝奉 春晏北园三首 戏答天休 齐云亭 扬雄墨池 早济江步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其二 都街见缘橦伎感而成咏二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日上升 无战 仰观俯察 石局 目字旁的字 共同语 金字旁的字 包含廓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雙缺 拔十失五 望影揣情 包含裒的词语有哪些 不分 尸字头的字 力字旁的字 虎豹豺狼 包含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