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8:22
《六丑 和天琴》
倚银屏数梦,袅万种春愁如发。三峰夜游,青天通箭筈。嘉平仙腊。谁织扶桑瓮,投壶玉女,亸烟鬟月押。东南孔雀楼西北。云外惊鸿,阑前斗鸭,长亭柳稊都茁。恨春风婀娜,不到天末。青霓谁达,闷琼宫瑶闼。珠箔飘灯夜,双泪蜡。当时照见灵札。恁素书沈鲤,玉床眠獭。海霞热,小桃丹靥。总误了春人十载,望春眉睫。红心草绿灰飞蝶。向玉京,魂抱离忧诉,碧翁醉煞。
倚着银色的屏风数着梦,袅袅春愁如同发丝般缠绕。三峰之夜游历,青天如同箭矢般直通。嘉平的仙腊,究竟是谁在织造扶桑的瓮,投壶的玉女,烟雾缭绕的月下舞蹈。东南的孔雀楼在西北,云外惊鸿飞舞,栏杆前对着斗鸭,长亭边的柳树都在茁壮成长。恨那春风如同婀娜的舞者,竟不曾到达天的尽头。青霓谁能抵达,闷在琼宫瑶闼。珠帘轻飘,灯下夜色,泪如蜡烛滴落。当时的灵札也曾照见。那素雅的书信如同沈鲤,玉床上沉睡的獭。海霞热烈,小桃花的面颊红润。总是误了春人十载,时光如春光般眨眼即逝。红心草与飞舞的灰蝶。向着玉京,灵魂抱着离愁诉说,碧翁醉得恍惚。
沈曾植,字梦白,号寒泉,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风格清新流畅,富有情感。沈曾植在文学上追求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六丑 和天琴》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交融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的思考。
这首《六丑 和天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愁苦,展现了沈曾植深厚的艺术功底。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银屏”、“扶桑瓮”、“孔雀楼”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在“总误了春人十载,望春眉睫”一句中,透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中多次提到的“青霓”、“云外惊鸿”等意象,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愁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春愁”是指: A. 春天的欢快 B. 春天带来的忧愁 C. 春天的花朵
“倚银屏数梦”中的“银屏”象征着: A. 金钱 B. 梦境 C. 水面
诗中提到的“青霓”象征着: A. 希望与美好 B. 失落与绝望 C. 暴风雨
答案
可以将沈曾植的《六丑 和天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情怀。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诠释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