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5:57
警湖中宿雁,趁晓起霜围都坼。
夜篷老渔,烟深犹梦隔。
何处寻迹。冷月秋风里,白头应是,吴市吹箫客。
孤吟恼乱鱼龙宅。缟袂凝丹,盘涡闪黑,愁缰冉冉谁勒。
但无边鼓吹,来壮行色。华年漫识。
爱乘潮弄汐。击楫狂歌去,舟怒发。
重来万籁岑寂。听芦风荻雨,荡魂倾魄。
伤心话,至今才忆。
一支挺秀出横江俊物,老当何益。
从枯朽,便化蚕蛰。
待古春放逐清波上,丝丝尽赤。
在警湖中栖息的雁群,趁着晨霜的时机,从围绕的霜气中飞起。
夜里老渔夫的篷船,烟雾弥漫,仿佛与梦隔离开来。
我该在哪里寻找踪迹呢?在冷月和秋风中,白发的吴市吹箫客。
孤独的吟唱,惹恼了鱼龙的家宅。白色的衣袂凝聚如丹霞,漩涡里闪现黑影,愁苦的缰绳慢慢地无法控制。
然而无边的鼓声和乐曲,来壮大行舟的气色。青春年华,似乎已经模糊。
我爱乘着潮流玩弄潮汐。击楫狂歌而去,船怒发。
再回来时,万籁俱寂。听着芦苇间的风声和雨声,荡涤我的灵魂。
伤心的往事,至今才忆起。
一支挺拔秀丽的横江俊物,年老了又有什么用。
从枯萎中,便化为蚕蛰。
等到古老的春天放逐在清波之上,丝丝尽赤,皆为伤感。
刘斯翰,生于20世纪末,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魅力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颇具哲思。
《六丑 苇》创作于诗人经历人生沉浮之时,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生命变化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湖泊和江河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开头提到的“警湖中宿雁”,揭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趁晓起霜”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晨霜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的脆弱。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老渔夫,带出孤独和梦境的隔离,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氛围。
逐渐深入,诗人转向对人事和情感的思考。吴市的“吹箫客”引发了对往昔的回忆,而“孤吟恼乱鱼龙宅”则表达了对当下的困惑与无奈。在对比中,诗人感叹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的意象“从枯朽,便化蚕蛰”承载着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暗示着人终将回归自然,生命的循环。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
“警湖中宿雁”中的“宿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市”代表什么?
“击楫狂歌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