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31:26
六丑 津门秋怨,次梦窗韵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正姮娥吊影,电钥转金蛇虚掣。梦云万重,疏星明又灭。玉殿秋节。剩按霓裳舞,桂残香死,甚海红高揭。南强未谢燕支热。篆灺心灰,花迷眼缬。逡巡更窥天阙。怕乘槎客犯,仙驭忙彻。钟沈漏歇。恋都人虿发。杜宇津桥底,成暂别。声声最苦啼鴂。问何时再赋,洛妃尘袜。琼瑰冷涉洹歌绝。烦说似莫倚吴刚快斧,看人修月。焦桐怨凄调弹雪。枉塞鸿断续相思字,丁香恨结。
此诗以嫦娥的影子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无奈。作者以梦中云雾重重、星星明灭不定的意象,表达了对秋节的感慨。诗中提及霓裳舞和桂花香的残余,营造出一种美好却又逝去的氛围。南方的热气还未散去,但心中却已经感到无比灰暗,繁花似锦却让人眼花缭乱。诗人踱步仰望天宫,心中对仙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钟声沉沉,时间悄然流逝,恋人的思念在耳边萦绕。杜鹃在桥下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何时才能重聚?洛妃的袜子沾满尘埃,诗人在此感到无比惆怅,琼瑰的歌声在冷清之中渐渐消逝。无奈之下,不愿依赖吴刚的斧头去修月,只能在焦桐的怨曲中,感受着绵绵的相思。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孤寂,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此诗通过多种意象的交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诗人以嫦娥的影子作为引子,借助梦中朦胧的影像,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感。诗中的“玉殿秋节”不仅是对节令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在繁华背后隐藏的孤独。随着“桂残香死”的意象,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哀。
诗中反复提及的“声声最苦啼鴂”,使人联想到离别时的痛苦与思念,加深了情感的渲染。再加上对“洛妃尘袜”的感慨,表明离别后的心情与对重聚的渴望。结尾的“丁香恨结”巧妙地将相思与离愁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丰富性和情感的细腻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读来令人感慨,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孤独的秋天,感受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苦楚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念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失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嫦娥的影子
诗中“杜宇”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离别与悲伤
C. 富贵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