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六丑 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

时间: 2025-04-26 14:24:02

诗句

渐凄迷万绿。

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

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

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

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

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

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

与共凄恻。

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

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02

原文展示:

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白话文翻译:

渐渐的,万物萧条,绿意迷漫。总要把那些华丽的颜色洗净,似乎春天要回来了,而春光却偏偏爱惜。打碎了那瑶的灵魂,白衣如纱,怜惜她的苦楚,像那般姿态,倚着画栏。我说,便觉得她倾城倾国。柳絮在空中翻飞,梨花的云朵凄楚哀鸣。多情让她的幽洁更加迷人。自从刘郎离去之后,往事就不再提了。娇媚痴迷,力不从心。任由佩环摇曳如昔,玄都的梦影寂静无声。再回想那些绮丽的思绪,唯有盈盈的夜月伴我共度凄凉。游丝缭绕,断肠难以寻觅。拼尽全力承受风雨,小庭院一片狼藉。闲门锁紧,唯恐被人识破。待那轻风缥缈,飞往天台去,琼箫声声喧嚣。

注释:

  • 渐凄迷万绿:渐渐地,万物开始凋零,绿意迷茫。
  • 铅华:指华丽的装饰或外表,含有虚华之意。
  • 荡碎瑶魄:打碎了美人的灵魂。
  • 缟袂:白色的轻盈衣裳。
  • 倾国: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魅力。
  • 游丝袅断肠难觅:游丝似的思念让人肝肠寸断,难以寻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棫,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碰撞。

创作背景:

《六丑 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是庄棫在春天时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诗中融入了春天的美丽与凋零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失去后的惆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凋零,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开头的“渐凄迷万绿”便引入了一个充满了萧瑟气息的春天,似乎在暗示着美好总会逝去。诗中“缟袂怜伊苦”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一位女子的怜惜之情,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那种无奈的美。随着“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的转折,情感的基调转向了对失去的感伤和无力的叹息。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春天的景象到个人的情感,再到对未来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收尾,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充满了狼藉和无奈,但依然希望能乘风而去,追寻心中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渐凄迷万绿:引入春天的凋零和萧瑟。
  • 且一洗铅华颜色:强调对虚华的洗净,回归自然。
  •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春天的回归让人更加珍惜。
  • 荡碎瑶魄:暗示美人心灵的破碎。
  • 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描绘女子倚栏的优雅姿态。
  • 我言便觉人倾国:表达了女子的倾城之美。
  • 柳絮翻空,梨云凄咽: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结合。
  • 多情让伊幽洁:爱情让女子更加纯洁。
  • 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提及刘郎,暗示往事的痛楚。
  • 娇痴无力:形容无力的痴情。
  •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旧物的摇曳与梦的寂静。
  • 重来绮思空忆:回忆往事的空虚。
  • 剩盈盈夜月:夜月的孤寂与惆怅。
  • 与共凄恻:与月共感伤。
  • 游丝袅断肠难觅:思念如丝,难以寻觅。
  •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承受风雨,庭院狼藉。
  • 闲门锁却怕人识:紧闭的门,惧怕被人知晓。
  • 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期待飞往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游丝,形象生动。
  • 拟人:春光、夜月被赋予情感。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情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 铅华:代表虚华与表象。
  • 瑶魄:象征美人的灵魂与心灵的脆弱。
  • 游丝:象征思念与牵挂。
  • 盈盈夜月: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渐凄迷万绿”中的“渐”是什么意思? A. 渐渐
    B. 突然
    C. 立刻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遇故的情人
    答案:C

  3. “游丝袅断肠难觅”中的“游丝”比喻什么? A. 思念
    B. 春风
    C. 柳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庄棫的《六丑》更多地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脆弱,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庄棫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临江仙·风水洞作 点绛唇·闲倚胡床 南乡子·自述 黠鼠赋 减字木兰花·花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永遇乐·长忆别时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浪淘沙·探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亘古亘今 团旗 耒字旁的字 包含咄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蕙折兰摧 极目远望 包含炊的词语有哪些 依流平进 瓜字旁的字 积习难除 废品 僦倩 包含孱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入境问俗 人望所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