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39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在阳光照耀下,朱红的花朵与海面相辉映,青色的瓦片与错落有致的楼阁相映成趣。那高耸的旧台上,即使没有风,也能让花瓣自行飘落。一切似乎都不过是梦中的幻影。眼前的繁花似乎已尽,只有往日的歌舞仍在回响,轻薄的衣衫让人感到怨恨。青山的客路上,鸪鸟悲鸣,路途凄苦。泪水湿润了香绵,灯下的雨帘也被收起。颓然的身影在旧游的城郭中徘徊。阳光依然洒在身上,残留的霸气却无处可去。山川壮丽,孤独的根基难以寄托。心中顿生离家之恨,何处可依呢?小鸟们在树枝上争闹,似乎在依依不舍地怀念曾经的约定。春天的美好与柳树的嫩芽交织在一起,似乎在提醒我,原来天涯也不过是飘荡的絮花而已,最终还是要漂泊。山中的一切都交给了石榴花,燕子却还恋恋不舍地回到西园,春天来临时却浑然不觉。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木棉花谢后,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惆怅。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六丑 木棉谢后作》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诗。诗人在描绘木棉花盛开后的景象时,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开篇的“正朱华照海”给人一种鲜活的视觉冲击,木棉花的红色与海水的蓝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广阔。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转向对失落的感慨,诗人通过“无风花自落”来表达时光的无情与花开的短暂。
整首诗充满了孤独感与离愁,尤其是“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一语,深刻地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诗中“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更是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与美好回忆融入其中,情感细腻而深邃。
最后,诗人通过对“春归未觉”的总结,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层层递进,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