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17
霓裳中序第一(春晚旅寓)
作者: 姜个翁 〔宋代〕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
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当年第一。也似老人间风日。
余葩选甚颜色。羞捻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园林已经整理完毕,树木在东风中摇曳,绿云如滴。
草地上满是我旧时的足迹,清晨的黄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愁苦的红花半湿,墙角的花朵显得憔悴,真让人心疼。
可怜我,飘零如斯,满地的落花送走了宁静。
龟石,曾是当年的第一,如今也似老人在风日中悠然自得。
我挑选的余花有什么颜色呢?
羞于写下江南的断肠之词。
留春的希望依然未能实现,翻来覆去的啼鸣鹃鸟让我夜深长啸。
在清江的傍晚,绿柳映衬着我的思乡之情,隔岸的山峰若隐若现。
作者介绍:姜个翁,生于宋代,诗人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思念故乡,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园林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春天的美好与游子的孤寂之间的对比。诗中“园林罢组织”开头,便引导读者走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树木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春的故事。
而随着景象的展开,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尤其是“愁红半湿”和“墙根堪惜”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可念我,飘零如此”表达了自己作为游子,面临着孤独与无奈的心境。这种情感在“留春浑未得”中愈加明显,诗人渴望留住春天的美好,却又感到无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清江晚,绿杨归思”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兼具自然的美感与人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园林罢组织”指的是什么?
“愁红半湿”中“愁红”指的是: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