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竹枝 其三十一》

时间: 2025-04-26 00:04:43

诗句

留得超山与半山,重来定在早春前。

不教吟兴损游屐,预与梅桃约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4:43

原文展示:

留得超山与半山,重来定在早春前。不教吟兴损游屐,预与梅桃约一年。

白话文翻译:

留住超山和半山的美景,明年春天再来这里玩。不会让吟唱的兴致影响到我的游玩,早早就与梅花和桃花约定了一年。

注释:

  • 超山:指的是超山,位于西湖附近,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
  • 半山:指的是半山,亦是西湖风景区的一部分,风景如画。
  • 吟兴:吟唱的兴致,指的是写诗或吟咏的情趣。
  • 游屐:游玩时穿的鞋子,形容出游的轻松自在。
  • 梅桃:梅花和桃花,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梅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敏感和热爱。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桃花则象征着美丽与春天的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独特的诗歌风格。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前夕,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溢于言表,反映了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 其三十一》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待。开头“留得超山与半山”,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一种希望,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情。接着“重来定在早春前”,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渴望在春天的气息中再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不教吟兴损游屐”一句,展示了诗人对吟咏与游玩的平衡看法,希望在诗歌与游玩的生活中找到和谐。诗的最后“预与梅桃约一年”,通过梅桃花的约定,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循环,诗人用此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留得超山与半山”:表达对超山和半山景色的珍视。
    • “重来定在早春前”:暗示未来将有重游之约,希望在春天之前再次到访。
    • “不教吟兴损游屐”:强调诗人不会让吟咏的情趣影响游玩的愉悦。
    • “预与梅桃约一年”:通过对梅桃花的约定,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留得”和“重来”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梅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超山与半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归属感。
  • 梅桃: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超山”与“半山”主要指什么? A. 两座山峰
    B. 两个湖泊
    C. 两个公园
    D. 两个城市

  2. 诗人希望在什么时候再来游玩?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早春前

  3. 诗中提到的“梅桃”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希望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李白的《庐山谣》、杜甫的《春望》等,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
  • 诗词对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魏新河的诗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关注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诗词的魅力与解读》
  • 《魏新河作品集》

相关查询

雨中过玉遮山(二首) 陌上见梅 夜闻雨 萱草 送黄主簿之湖洲归安县 登西涧小阁 扇上竹枝 登白莲阁贻幼文 京师寓廨(三首) 西涧访衍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光水滑 机节 青屎 就深就浅 不可端倪 谨确 甘字旁的字 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纤入微 包含霹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意断恩绝 至字旁的字 景入桑榆 鲁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