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20:19
晴岚漠漠水溶溶,落叶遮船翠盖重。
秋色尽为渔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浓。
云连合抱前村树,磵绕飞来小朵峰。
送罢夕阳凶素月,楼台高下自鸣钟。
在晴朗的日子里,轻雾弥漫,水面如同融化般宁静;飘落的树叶遮住了小船,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翠绿色的盖子。秋天的景色已被渔民所占有,山的光影则多向修道者浓郁。云朵紧紧相连,环抱着前面村庄的树木;小溪环绕着,飞来飞去的小峰如同朵朵白云。送走了夕阳,迎来了皎洁的月亮,高低楼台间,钟声悠然响起。
作者介绍:葛天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泛舟于西湖,灵隐山的美丽景色令其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秋天的迷人景色,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晴朗的天空、平静的水面和飘落的树叶,展现了和谐自然之美。诗的开头以“晴岚漠漠水溶溶”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通过“落叶遮船翠盖重”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
诗中“秋色尽为渔者占”一句,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渔者的存在让秋色更加生动,仿佛在暗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后面的“云连合抱前村树”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云彩与树木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
最后两句“送罢夕阳凶素月,楼台高下自鸣钟”,诗人通过夕阳与明月的交替,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钟声的悠扬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哲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水溶溶”)、拟人(如“云连合抱”)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晴岚漠漠水溶溶”的意境如何?
A. 昏暗无光
B. 晴朗清新
C. 暴风骤雨
“秋色尽为渔者占”中的“渔者”指的是什么?
A. 渔民
B. 诗人
C. 修道者
诗的最后一句“楼台高下自鸣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喧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