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5
故陈氏画像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女归能妇,义止宜家。
谁其向道,探深见遐。
入古人室,立妙法句。
自履实地,告人悟处。
忽尔心疾,累岁狂痴。
为忘我难,使人厌之。
迨其解化,庄语告戒。
堂堂夫人,凌郑同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强调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她的品德。诗中提到,无论是向谁求教,都能深刻领悟到更远的道理。她走进古人的房间,明确地表达出深邃的法理,让人们从中获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内心也曾遭遇痛苦、迷茫,甚至让人感到厌烦。最终,当她领悟到真理时,便以庄子的智慧来警醒自己。整首诗在最后强调了她的优秀品德,超过了同辈之人。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结合自身经历与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庭坚对家庭、女性角色的思考中。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以及在家庭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故陈氏画像赞》是一首颂扬贤良女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女性品德与智慧的描述,展示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首先,诗人以“女归能妇”开篇,直接点出女性的贤良之道,强调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和能力。接着,诗中提到“谁其向道,探深见遐”,表明这个女性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色,还追求深刻的道理和智慧,显示她的学识渊博。
在此基础上,诗人描绘了她的内心世界,提到“忽尔心疾,累岁狂痴”,展现出她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扰与迷惘。这种人性的真实面让整首诗更加立体,既有贤良的外表,又有复杂的内心。
最后,诗中提到“堂堂夫人,凌郑同派”,不仅称赞了这位女性的品德,还将其与历史上的贤良女性相提并论,增强了其形象的崇高感。整首诗在形式上也显得严谨,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值得深入品味。
女归能妇,义止宜家。
这句强调女性应具备的美德与家庭责任。
谁其向道,探深见遐。
这里表明她对真理的追求,显示出她的智慧。
入古人室,立妙法句。
描述她深入古人思想,形成自己的见解。
自履实地,告人悟处。
意指她的见解基于实际经验,并能启发他人。
忽尔心疾,累岁狂痴。
反映了她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与挣扎。
为忘我难,使人厌之。
说明她的迷惘可能让周围人感到厌烦。
迨其解化,庄语告戒。
最终领悟道理,以庄子的语句自我警醒。
堂堂夫人,凌郑同派。
赞美她的品德,超越同辈。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义止宜家”与“探深见遐”形成对比,分别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双重角色。
整首诗赞美了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与智慧的领悟。
诗中提到的“能妇”指的是怎样的女性?
A. 能力出众的女性
B. 善良淑德的女性
C. 工作能力强的女性
“忽尔心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痛苦与迷茫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庄语”是指?
A. 庄子的哲学思想
B. 诗人的个人见解
C. 古人的教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