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3:51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
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
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
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
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
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
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
开怀溟海阔,百怪出蛟鼍。
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
整首诗的翻译:
在鼓声中呼唤已故的孩子,这并不是为了入耳的歌谣。
去掉绿绮上的尘埃,水面深邃,山峦峨峨。
满堂的人都为秦声欢悦,唯独你为何如此?
在这秋季的分割里,空旷的水波闪烁着金光。
静夜中百虫已眠,高谈阔论听那悬河的水声。
把北斗的柄握在手中,斟酌四季的和谐。
在破旧的屋顶仰望星空,得到儿子的喜悦可不少。
危险的柱子没有安稳的弦,野水自会盈满溪涧。
成就道理在于礼乐,成就山丘在于丘壑。
收下这桑榆的景致,彼此相随寄托琢磨。
心怀开阔如大海,百怪从蛟鼍中现身。
闭藏内心的愿望自我珍爱,惊人之事只会遭到谴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松,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兼擅词赋。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对生活与哲理的感悟中,借助对音乐、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反思和对道理的探索。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建鼓求亡子”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在后文中贯穿始终。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自然景象,“水深山峨峨”和“空阔湛金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自然画面,似乎在对比内心的忧伤与外界的美好。
诗中“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的句子,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暗示着通过掌握自然法则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最后几句提到的“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强调了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不仅仅在表达个人情感,也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根本。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了黄庭坚典雅的诗风与深邃的思想,值得细细品味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智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建鼓求亡子”意指什么?
“执揽北斗柄”的含义是:
“空阔湛金波”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艺术风格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