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8:26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作者:苏轼
十年流落敢言归,
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
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
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
缁衣谁作好贤诗。
此生别袖几回麾,
梦里黄州空自疑。
何处青山不堪老,
当年明月巧相随。
穷通等是思家意,
衰病难堪送客悲。
好去江鱼煮江水,
剑南归路有姜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流落十年后,心中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他在江湖间漂泊,唯有鱼鸟知晓他的心情。没想到晴空万里,云雾已被驱散,却只能寄托安危于黄发老者的呼唤。赞叹李修孺才华横溢,想要在他身边留下些许诗句,却又觉得身为僧侣的人谁来写出好诗。人生中与友别离的次数屈指可数,梦中对黄州的回忆反而让他倍感疑惑。青山何处不见皱纹,明月当年与我相伴。无论贫穷或富贵,都是思乡的情感;而衰老和病痛,无法承受送别的悲伤。希望能去江边钓鱼,归路上吟咏姜白石的诗篇。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及书信,风格多样,以豪放、婉约著称。他的诗词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落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修孺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友人,诗中所述的情感反映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苏轼特有的豪放与细腻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赞美,极富情感。开头两句直接点出诗人十年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接着,诗人以“青天扫云雾”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变化,心理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风流吾子真前辈”一句,既是对李修孺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抒发的谦逊。诗人想要留下诗句,却感到无能为力,反映出他对艺术的追求与自我怀疑。最后几句,以江鱼和姜诗作结,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整首诗在流露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包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比如“青天扫云雾”用比喻表达心境的变化,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人生苦乐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感悟,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洒脱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发”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D. 小孩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对友人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