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元侍宴》

时间: 2025-04-27 04:24:36

诗句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36

上元侍宴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淡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星环绕着建章宫,
仙风轻轻吹来,带着御炉的香气。
侍从们像雕像一样伫立在通明殿中,
一朵红云托起了玉皇大帝。

注释:

  • 淡月:柔和的月光,形容月光明亮却不刺眼。
  • 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星空明朗。
  • 建章:古代皇宫的名称。
  • 仙风:指神仙的风,形容清新而神秘。
  • 御炉香:指皇帝使用的香炉,散发出的香气。
  • 侍臣:侍奉皇帝的臣子。
  • 鹄立:像天鹅一样直立,形容侍臣的端正站姿。
  • 通明殿:明亮的殿堂,通常指朝会的地方。
  • 红云:象征吉祥的云彩,常被用来比喻天上的神仙。
  • 玉皇:指玉皇大帝,最高的天神。

典故解析:

  • 建章宫:是古代皇宫的代表,象征着权力与至高无上的地位。
  • 玉皇大帝:道教文化中至高无上的神明,主宰天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以其豪放、清新著称,深受后世喜爱。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文学体裁。

创作背景:

《上元侍宴》创作于元宵佳节之际,表现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描写和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和欢乐,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和优雅的宫廷气氛,传达了节日的喜庆与神秘。

诗歌鉴赏:

《上元侍宴》以其清晰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夜景。全诗通过“淡月”和“疏星”传达出夜空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同时,诗中的“仙风”和“御炉香”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描写侍臣时,诗人用“鹄立”来形容他们的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宫廷的庄重感。

诗的最后一句“一朵红云捧玉皇”,通过红云的意象,象征着吉祥与光明,也表达了对玉皇大帝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美丽场景,更融入了对国家和神明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淡月疏星绕建章:描绘了夜空中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星环绕着皇宫,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仙风吹下御炉香:仙风轻拂,香气弥漫,展示了节日的神秘与华丽。
  3. 侍臣鹄立通明殿:侍从们在殿中如同雕像般伫立,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
  4. 一朵红云捧玉皇:红云托起玉皇,象征着吉祥与对神明的尊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侍臣比作“鹄”,形象生动。
  • 对仗:如“淡月疏星”与“仙风御炉”,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使用明月、星星、香气、红云等意象,构建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元宵夜的美丽景象,传达了对节日的欢庆和对朝廷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明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清冷、宁静的夜晚。
  • :象征着希望与远方的梦想。
  • :代表着美好和神秘的气息。
  • 红云:象征着吉祥和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侍臣鹄立”中的“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鸟
    B. 鱼
    C. 哺乳动物
    D. 昆虫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节日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玉皇”是指最高的天神。 (对/错)

答案:

  1. A
  2. 元宵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上元侍宴》更注重描绘节日的氛围,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孤独。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诗歌史》
  • 《苏东坡传》

相关查询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其三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其一 自湘水南行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其一 赠澧阳韦明府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咏燕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怀此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朝种暮获 盈箱累箧 皮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父 沓来踵至 液压机 竖心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行期 哀人 扇子仙 调良稳泛 多谋少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