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0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02:38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
作者:黄庭坚
渴梦吞江起解颜,
诗成有味齿牙间。
前身邺下刘公干,
今日江南庾子山。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干渴的梦中,我像吞噬江水般,唤醒了我的笑颜;写下的诗句在我口齿间有着浓厚的滋味。我的前身是邺下的刘公干,如今却是在江南的庾子山。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晁深道之间的赠答中,表达了他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通过梦境与江南美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黄庭坚的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诗的开头“渴梦吞江起解颜”,以梦境的渴望引出诗人对创作的热切追求,展现了一个身处现实却心向理想境界的诗人形象。后半部分提到的刘公干与庾子山,既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反思,也是在致敬前辈诗人的同时,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通过“江南”和“邺下”两个地理意象,形成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自我认同与文化传承。同时,诗中“诗成有味齿牙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创作完成后的愉悦与满足感,突显了诗歌创作的乐趣与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黄庭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构成了他创作风格的重要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探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诗词测试:
诗中“渴梦吞江”表达了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友谊的珍视
谁是刘公干?
A. 唐代诗人
B. 宋代书法家
C. 明代画家
“诗成有味齿牙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歌的乐趣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江南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