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时间: 2025-07-27 21:45:06

诗句

四山如画古端州,州在西江欲尽头。

漫道江山解留客,老夫归思甚东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5:06

原文展示: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黄公度 〔宋代〕 四山如画古端州,州在西江欲尽头。 漫道江山解留客,老夫归思甚东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四周的山峦如同画卷般美丽,古老的端州城坐落在西江的尽头。不要说江山美景能够留住客人,老夫的归乡思绪早已向东流淌。

注释:

  • 四山:指环绕端州的山峦。
  • 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古称端州。
  • 西江:珠江的主流之一,流经端州。
  • 漫道:不要说。
  • 解留客:能够留住客人。
  • 老夫:诗人自称。
  • 归思:归乡的思绪。
  • 甚东流:非常强烈地向东流淌,比喻思乡之情强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53),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作于诗人从恩平返回途中,题于嵩台宋隆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黄公度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端州美景的描绘,反衬出自己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州的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比江山美景与个人归乡思绪的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四山如画”一句,以画喻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端州的自然风光。而“老夫归思甚东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四山如画古端州”,以“如画”形容端州四周的山峦,形象生动。
  • 次句“州在西江欲尽头”,指出端州位于西江的尽头,地理位置明确。
  • 第三句“漫道江山解留客”,用“漫道”表示转折,暗示江山虽美,却留不住诗人。
  • 末句“老夫归思甚东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四山如画”,将山峦比作画卷,形象生动。
  • 转折:“漫道江山解留客”,通过“漫道”实现转折,突出归乡思绪的强烈。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端州的美景,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归乡的迫切愿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四山”、“古端州”、“西江”、“归思”。
  • “四山”象征着端州的自然美景,“古端州”代表着历史的厚重,“西江”是地理位置的标志,“归思”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四山如画”形容的是什么? A. 端州城 B. 四周的山峦 C. 西江 D. 嵩台宋隆馆
  2. “老夫归思甚东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端州的喜爱 B. 对旅行的向往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西江的赞美
  3. 诗中“漫道江山解留客”的“漫道”是什么意思? A. 慢慢地走 B. 不要说 C. 漫无目的 D. 漫不经心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黄公度的其他诗作,如《题临安邸》、《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体会其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黄公度的诗更加直抒胸臆,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黄公度诗集》。

相关查询

题裴端公郊居 上元县(浙西作) 云散 桐庐县作 独鹤 叹落花 三堂东湖作 惊秋 天仙子 立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固守 鳞鸿杳绝 鹿字旁的字 包含迫的成语 包含巡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陈伏 鞠躬屏气 辵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涷雨 行不得也哥哥 雀头履 接三连四 难割难分 难如登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