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霁》

时间: 2025-08-13 15:39:31

诗句

滞雨忽云霁,园林有清晖。

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

远愧深山僧,趺坐掩禅扉。

岂知芳非歇,讵伤寒暑违。

一念与道寂,九旬淡无为。

蹑心探斯理,吾今其庶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5:39:31

原文展示:

雨霁 张耒 〔宋代〕

滞雨忽云霁,园林有清晖。 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 远愧深山僧,趺坐掩禅扉。 岂知芳非歇,讵伤寒暑违。 一念与道寂,九旬淡无为。 蹑心探斯理,吾今其庶几。

白话文翻译:

久雨之后天空忽然放晴,园林中洒满了清新的阳光。 鸟儿们也和谐地鸣叫,微风轻拂,清新宜人。 我远远地感到惭愧,深山中的僧人静坐闭门修行。 他们岂知花开花落,怎会因寒暑交替而感伤。 他们一心追求道的宁静,九旬之间淡泊无为。 我踏心探索这些道理,如今或许已接近几分。

注释:

  • 滞雨:久雨。
  • 云霁:云散天晴。
  • 清晖:清新的阳光。
  • 趺坐:盘腿静坐。
  • 禅扉:禅房的门。
  • 芳非歇:花开花落。
  • 讵伤:岂会感伤。
  • 一念与道寂:一心追求道的宁静。
  • 九旬淡无为:九旬之间淡泊无为。
  • 蹑心:踏心,用心。
  • 庶几:或许接近。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深山僧人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道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深山僧人的淡泊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的追求。诗中“滞雨忽云霁”一句,生动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清新景象,而“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则进一步以鸟鸣和微风来渲染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淡泊无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 “滞雨忽云霁,园林有清晖”: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清新明亮。
  • “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通过鸟鸣和微风,进一步渲染宁静和谐的氛围。
  • “远愧深山僧,趺坐掩禅扉”:表达了对深山僧人淡泊生活的向往和敬佩。
  • “岂知芳非歇,讵伤寒暑违”:指出僧人不为花开花落和寒暑交替所动,心境宁静。
  • “一念与道寂,九旬淡无为”:强调僧人一心追求道的宁静,淡泊无为。
  • “蹑心探斯理,吾今其庶几”: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这些道理的探索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比喻宁静和谐的生活。
  • 拟人:将鸟鸣和微风拟人化,增强诗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滞雨忽云霁”与“园林有清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僧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淡泊无为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雨霁:象征着困境后的转机和清新。
  • 清晖: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时鸟和鸣: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 好风清且微:象征着清新和宜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滞雨忽云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后天晴 B. 雨中景色 C. 雨前景色 D. 雨中雨后 答案:A

  2. 诗中“远愧深山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羡慕 B. 惭愧 C. 敬佩 D. 厌恶 答案:B

  3. 诗中“一念与道寂”表达了什么? A. 对道的追求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雨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相关查询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感皇恩(镇江待闸) 调笑 阮郎归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 蝶恋花(寒食) 玉楼春(红梅) 菩萨蛮(代赠)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 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浇的词语有哪些 请人捉刀 顽开头的成语 兴云布雨 衍箧 鼎字旁的字 黯然失色 龍字旁的字 花甲之年 一孔之见 皮字旁的字 毫厘丝忽 湔汰 爿字旁的字 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年荒 轻诺寡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