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寄万里》

时间: 2025-08-09 13:42:43

诗句

邺架书城,记当日、萤窗负笈。

破牖下、焚膏继晷,几多朝夕。

但觉高歌惊神鬼,何妨饿死填沟洫。

有谁怜、兀兀老书生,无出息。

原著作,残篇什。

零落尽,慵收拾。

把宋人词句,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科技事,且教儿诵苏辛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3:42:43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寄万里
作者: 黄万里

邺架书城,记当日萤窗负笈。破牖下焚膏继晷,几多朝夕。
但觉高歌惊神鬼,何妨饿死填沟洫。
有谁怜兀兀老书生,无出息。
原著作,残篇什。零落尽,慵收拾。
把宋人词句,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科技事,且教儿诵苏辛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求学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作者回忆起在书城中夜以继日地学习,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依然感到自己的才华不及他人,甚至有些失落和孤独。他对古人的词句情有独钟,但又担心时代的变迁使得这些文化被遗忘。整首诗流露出对个人奋斗的反思与对传统文化的珍惜。

注释

字词注释

  • 邺架书城:指的是书籍和读书的地方,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学术中心。
  • 萤窗:形容夜晚在微弱的灯光下读书。
  •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
  • :怜悯,关心。
  • 兀兀:孤独无依的样子。
  • 出息:指有前途、有成就。
  • 苏辛集:指宋代两位著名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诗词。

典故解析

  • 宋人词句:指的是宋代的词作,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
  • 科技事:可能暗指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古文化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万里,现代诗人,以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个人处境的深刻反思与对古典文化的追忆。

创作背景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被遗忘的危险。诗人写下此诗,旨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个人追求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寄万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书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中的“邺架书城”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那是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理想国度。在这个地方,诗人曾经无数个日夜地投入学习,追求知识的光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却发现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无足轻重,感到无比孤独和失落。

“高歌惊神鬼”一语,既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诗人担忧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会使古典文化逐渐消失,因此他宁愿教自己的孩子诵读古人的词句,以此来传承传统文化。结尾的“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自我否定和对时代变化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也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忧虑,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邺架书城:描述了一个学习的场所,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
  2. 记当日萤窗负笈:回忆过去在微弱灯光下勤奋读书的情景。
  3. 破牖下焚膏继晷:形容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
  4. 但觉高歌惊神鬼:强调诗人对知识的热情,甚至可以感动鬼神。
  5. 何妨饿死填沟洫:表达了诗人宁愿忍受艰苦,也要追求知识的决心。
  6. 有谁怜兀兀老书生,无出息:感叹自己孤独而无成就,缺乏他人的理解和关心。
  7. 原著作,残篇什:指自己过去的作品已经散落,无法整理。
  8. 把宋人词句,时时温习:表示对古代文学的珍视与学习。
  9. 生怕客谈科技事,且教儿诵苏辛集:对现代科技的担忧,希望传承古代文化。
  10.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感叹自己不如他人,感到无奈和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学习比作夜以继日的燃烧,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
  • 对仗:如“高歌惊神鬼”和“饿死填沟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提及古人词句,强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忧虑,表现了个人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城: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殿堂。
  • 萤窗:代表着艰苦的学习环境与追求知识的执着。
  • 神鬼:象征着对知识的崇敬与热忱。
  • 儿诵苏辛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城”象征着什么?
    A. 知识的殿堂
    B. 现代科技
    C. 个人成就

  2. 诗人对现代科技的态度是?
    A. 积极拥抱
    B. 忽视
    C. 担忧

  3. “怜”在诗中意味着什么?
    A. 关心
    B. 忽视
    C. 喜欢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黄万里的诗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但视角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嵩山 其二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四 画溪酒边 读文山诗藁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嵩山 其一 居延 醉歌 商山庙 云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长片善 荆梓 见字旁的字 寒虫 风字旁的字 忍辱草 見字旁的字 横眉冷目 葱绿 鬼字旁的字 搴旗取将 思而不学则殆 土贩 世风日下 飞字旁的字 包含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