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44
满江红 午日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生老樊川,水嬉不尽当年兴。
问十里湖光何处,画桡相并。
金管风多听又失,珠帘雨细看难定。
算陈思著眼不曾多,惊鸿影。
凭舷意,应谁省。
抛醉缬,朱榴映。
尽繁华都付,藕丝风领。
一簇愁红空极浦,半湖柔绿浮归艇。
正高楼人在柳阴中,烟光暝。
这首词描绘了樊川的生老变化,水面上游玩的乐趣似乎依旧延续着往年的兴致。我问那十里湖光到底在哪里,画舫相伴,景色如画。耳边传来的金管声在风中多变,细雨中的珠帘,让人难以看清。算起来,往昔的思绪并没有多少,只留下了惊鸿的影子。凭栏远望,谁能体会我的情感?我抛开醉意,那朱红色的石榴映入眼帘。繁华的景致都交给了藕丝般的微风。岸边一簇愁苦的红花孤零零地绽放,半湖的柔绿犹如归来的小船。此时,正是高楼上的人们在柳荫下,烟雾缭绕,暮色渐深。
作者介绍:
严绳孙,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游览樊川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时值午日,阳光明媚,诗人借景抒情,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思考。
这首《满江红 午日》展现了严绳孙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通过“生老樊川,水嬉不尽当年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湖面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湖水映衬着天光,仿佛将过去的美好时光再次唤起。诗人运用“十里湖光”来描写湖面宽广的美丽,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使用了“金管风多听又失”这样的句子,体现了这种美好瞬间的易逝和不可捉摸。珠帘细雨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柔美的氛围,使得全诗的意境愈加丰富。诗中“算陈思著眼不曾多,惊鸿影”则表现了对往昔的眷恋与无奈,似乎在反思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
最后几句描绘了高楼人影与柳阴的交融,烟光弥漫,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管”指的是:
A. 水流
B. 乐器
C. 画舫
填空题:诗中“一簇愁红空极浦,半湖柔绿浮归____”。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