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3:00
满江红 游山海关老龙头有感
作者:朱帆 〔近代〕
千古江山,知多少烽烟岁月。
三万里长城屹立,依然胡羯。
飞将无功徒赍恨,靖康有耻何曾雪。
听天风怒捲海潮来,声崩裂。
流不断,匈奴血。
埋不尽,中原骨。
纵榆关铁铸,也当摧折。
雁掠渔舟蓝海远,鹰穿云影苍穹没。
剩波涛伴我醉时吟,襟怀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千年来的江山经历了多少战火和岁月的洗礼。长城屹立,依然面临外敌的威胁。历史上飞将军的无功和靖康之耻使人心怀怨恨,未能洗清耻辱。听着怒风卷起的海潮声,仿佛在回响着战争的悲鸣。流淌不息的是匈奴的血,埋藏不尽的是中原的骨骸。即便是坚固的榆关,也可能被摧毁。眼前的雁群掠过渔舟,苍鹰在云影中消失,只有滔滔海浪陪伴我醉吟,心怀开阔。
朱帆,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其诗风豪放,常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游览山海关老龙头时,作者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表述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满江红》兼具壮阔的历史视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开头以“千古江山”引入,瞬间拉开了悠久历史的帷幕,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接着,诗人通过长城的坚固与胡羯的威胁,展现了外敌入侵的紧迫感,历史的重压让人倍感沉重。飞将无功和靖康之耻的提及,让人想到历史上那些被遗忘的英雄与屈辱的过去,情感更加激荡。
“听天风怒捲海潮来,声崩裂”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将读者带入到波涛汹涌的场景中,仿佛在预示着战争的来临。诗中提到的“匈奴血”与“中原骨”,更是将历史的悲惨深深烙印在心灵之中,展现了民族的苦难与牺牲。
最后,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一种超然的坦荡,“剩波涛伴我醉时吟,襟怀阔”,在醉吟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对历史的释然与对未来的希望,胸怀开阔,展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深度。
千古江山,知多少烽烟岁月。
三万里长城屹立,依然胡羯。
飞将无功徒赍恨,靖康有耻何曾雪。
听天风怒捲海潮来,声崩裂。
流不断,匈奴血。埋不尽,中原骨。
纵榆关铁铸,也当摧折。
雁掠渔舟蓝海远,鹰穿云影苍穹没。
剩波涛伴我醉时吟,襟怀阔。
整首诗通过回顾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靖康”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千古江山”中的“江山”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飞将”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