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柬法忍》

时间: 2025-04-28 03:10:42

诗句

来醉金茎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42

原文展示:

柬法忍 来醉金茎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来这里醉倒在金茎露中,用胭脂描绘牡丹的美丽。落花堆积深达一尺,不需要携带蒲团来坐。

注释:

  • 金茎露:指美酒。
  • 胭脂:指红色颜料,这里比喻为绘画牡丹的颜色。
  • 蒲团:一种用蒲草编织的坐垫,常用于打坐或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苏曼殊在某个春日赏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画面。首句“来醉金茎露”,用“金茎露”比喻美酒,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次句“胭脂画牡丹”,用“胭脂”形容牡丹的艳丽,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诗人的艺术情怀。后两句“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通过“落花深一尺”的意象,传达了春日花落的景象,而“不用带蒲团”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醉金茎露”:诗人邀请朋友来共饮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2. “胭脂画牡丹”:用胭脂般的红色描绘牡丹,展现了牡丹的艳丽和诗人的艺术情怀。
  3. “落花深一尺”:描绘了春日花落的景象,落花堆积,形成了一尺深的景象。
  4. “不用带蒲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不需要携带蒲团来坐,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茎露”比喻美酒,“胭脂画牡丹”用胭脂比喻牡丹的颜色。
  • 意象:“落花深一尺”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了春日花落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春日赏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金茎露:比喻美酒,象征生活的享受。
  • 胭脂:比喻牡丹的颜色,象征美丽和艺术。
  • 落花:象征春日的景象和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茎露”比喻什么? A. 美酒 B. 露水 C. 黄金 答案:A

  2. “胭脂画牡丹”中的“胭脂”指的是什么? A. 红色颜料 B. 牡丹花 C. 胭脂虫 答案:A

  3. 诗中的“落花深一尺”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日的花落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B

  4. “不用带蒲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适应?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家庭环境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苏曼殊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致,但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苏曼殊诗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意难忘·仙子奇容 酹江月/念奴娇 南乡子·直柱倚冰弦 西江月·小舫半帘山色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 思佳客·写出梨花雨後晴 浣溪沙 东风第一枝·烧色回青 忆秦娥·歌声闲 解连环·浪摇新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哺衔食 示字旁的字 严云 耂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丶字旁的字 一片志诚 鼻字旁的字 希寡 深思熟虑 仁慈 匹夫之谅 良质美手 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穆肃 包含起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