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滟滪堆》

时间: 2025-04-26 21:40:07

诗句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07

原文展示:

滟滪堆
作者: 苏辙 〔宋代〕

江中石屏滟滪堆,
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
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
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
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
恐至绝顶遭风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江中一座名为“滟滪堆”的石堆。它坚固如石,连夏禹这样的英雄也无法摧毁。石堆的根深扎百丈,没人敢靠近。夕阳西下,水面上飞来许多的凫雁。谁能毫无畏惧地攀登这崔嵬的高峰呢?我希望能赤脚登上这座高峰。上面有古碑,碑文刻有奇特的篆字,我想尽量读懂它,尽管碑身已被苍苔磨得光光的。如果这块碑如果能看到,必定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恐怕会引来风雷,至于绝顶。

注释:

  • 滟滪堆:指江中一个石堆,象征着坚韧和不可侵犯的力量。
  • 鳖灵:传说中的神灵,暗指强大而不可摧毁的存在。
  • 百丈:形容深根极深,强调整体的稳定性。
  • 凫雁:指水鸟,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流动。
  • 赤脚:无畏无惧,象征对挑战的勇气。
  • 古碑:指历史遗迹,承载着过去的文化与智慧。
  • 奇篆:古代的一种书法,象征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 苍苔:苔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

典故解析:

  • 夏禹: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象征着伟大的力量与智慧。
  • 古碑:历史文物,常被用作传承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因其与弟弟苏轼共同被称为“苏兄弟”。他以诗词、散文、词赋闻名,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滟滪堆》写于苏辙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之时,表现出他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重。

诗歌鉴赏:

《滟滪堆》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的诗。诗中描绘的滟滪堆,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这座石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的结合,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在面对这座高耸的石堆时,诗人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渴望亲近自然,与其对话。

诗中的“深根百丈”意在强调滟滪堆的坚固与稳定,象征着人生中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勇气。同时,夕阳下的凫雁飞来,增添了诗意的生动,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古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知识的渴求,展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渴望。

整首诗的韵律优美,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深思,传达出一种勇敢追求理想、不畏困难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中石屏滟滪堆:描绘出滟滪堆在江中的形态,生动形象。
  • 鳖灵夏禹不能摧:强调滟滪堆的坚固,借夏禹的传说增强意象的力量。
  • 深根百丈无敢近:表现出这座石堆的雄伟与不可侵犯。
  • 落日纷纷凫雁来: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带来生动的画面感。
  • 何人磊落不畏死:诗人自问,谁能无畏地面对挑战。
  • 为我赤脚登崔嵬:表达了他渴望攀登的勇气与决心。
  • 上有古碑刻奇篆:古碑的出现,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 当使尽读磨苍苔:表达了对古碑内容的渴望与对知识的追求。
  • 此碑若见必有怪:暗示古碑背后可能隐藏的神秘与不可预知的力量。
  • 恐至绝顶遭风雷:表现出对未知的敬畏与对挑战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滟滪堆象征坚韧的精神。
  • 拟人:古碑被赋予生动的形象,强调文化的生命力。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技巧,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展现出一种勇敢面对挑战的态度,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与知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滟滪堆:象征坚韧与力量。
  • 古碑: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凫雁: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滟滪堆》的作者是: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鳖灵”是指: A. 一种动物
    B. 传说中的神灵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地理现象

  3. “深根百丈无敢近”表达的意思是: A. 这座石堆很高
    B. 这座石堆非常坚固
    C. 人们喜欢靠近这座石堆
    D. 这座石堆容易摧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望岳》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重点在于人生的艰辛与感慨。
  • 《望岳》:展现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强调了勇气与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苏辙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闻西兵复至又为逃隐计二首 单君范过西皋迂途来访一诗道别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 次韵石秀叔 次韵舅氏竺九成 送张子乔之杭 交傍晚戴帅初除夕并寄弟观二首 次韵戴成叔 送春酒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包含蕨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地丑力敌 附凤攀龙 癶字旁的字 兰薰桂馥 做小伏低 先字旁的字 纳谏如流 消煞 包含静的成语 乘间投隙 水字旁的字 礼门义路 咸与维新 山简醉 包含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