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07
滟滪堆
作者: 苏辙 〔宋代〕
江中石屏滟滪堆,
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
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
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
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
恐至绝顶遭风雷。
这首诗描写了江中一座名为“滟滪堆”的石堆。它坚固如石,连夏禹这样的英雄也无法摧毁。石堆的根深扎百丈,没人敢靠近。夕阳西下,水面上飞来许多的凫雁。谁能毫无畏惧地攀登这崔嵬的高峰呢?我希望能赤脚登上这座高峰。上面有古碑,碑文刻有奇特的篆字,我想尽量读懂它,尽管碑身已被苍苔磨得光光的。如果这块碑如果能看到,必定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恐怕会引来风雷,至于绝顶。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因其与弟弟苏轼共同被称为“苏兄弟”。他以诗词、散文、词赋闻名,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滟滪堆》写于苏辙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之时,表现出他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重。
《滟滪堆》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的诗。诗中描绘的滟滪堆,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这座石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的结合,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在面对这座高耸的石堆时,诗人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渴望亲近自然,与其对话。
诗中的“深根百丈”意在强调滟滪堆的坚固与稳定,象征着人生中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勇气。同时,夕阳下的凫雁飞来,增添了诗意的生动,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古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知识的渴求,展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渴望。
整首诗的韵律优美,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深思,传达出一种勇敢追求理想、不畏困难的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展现出一种勇敢面对挑战的态度,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与知识。
《滟滪堆》的作者是: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鳖灵”是指:
A. 一种动物
B. 传说中的神灵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地理现象
“深根百丈无敢近”表达的意思是:
A. 这座石堆很高
B. 这座石堆非常坚固
C. 人们喜欢靠近这座石堆
D. 这座石堆容易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