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

时间: 2025-04-26 18:47:42

诗句

节序近黄梅,最销魂,惯唱送君南浦。

轻暖怯新凉,斜阳外,惊起漫天风雨。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

三生俊侣。

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

明朝重到长安。

牡丹花未谢,依然解语。

官烛映朱旗,雕阑畔、犹殢满城飞絮。

流年暗换,艾青榴火行端午。

兰台应许。

容玉勒金鞍,御河观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42

原文展示: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
作者: 赵文漪

节序近黄梅,最销魂,惯唱送君南浦。
轻暖怯新凉,斜阳外,惊起漫天风雨。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
三生俊侣。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
明朝重到长安。牡丹花未谢,依然解语。
官烛映朱旗,雕阑畔犹殢满城飞絮。
流年暗换,艾青榴火行端午。
兰台应许。容玉勒金鞍,御河观渡。

白话文翻译:

节气临近黄梅时节,令人最为销魂,习惯唱着送别君子的歌声到南浦。
轻暖的气候让新凉有些惧怕,斜阳外,惊起一片漫天风雨。
狂涛拍打海岸,仿佛千丈的玉山上苍龙舞动。
三生三世的美好伴侣,且不要说相思的苦恼,离人心中的愁绪。
明天重新回到长安,牡丹花尚未凋谢,依旧能言善道。
官烛映照着朱色的旗帜,雕栏旁满城的飞絮依旧缭绕。
流年已经暗换,艾青的榴火在端午节燃烧。
兰台已经应许,容颜如玉骑着金鞍,御河观渡。

注释:

  • 黄梅:指的是农历四月,黄梅时节,气候潮湿温暖。
  • 南浦:古代诗文中常指送别的地方,象征离别之情。
  • 流年暗换:指时光流逝,岁月悄然改变。
  • 艾青榴火:端午节的习俗,艾草和石榴花象征驱邪避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文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温柔。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61年端午节,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助传统节日表达对时光流逝、离别愁绪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端午节的场景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节日氛围,而是深刻地触及了离愁别绪和时间的流逝。开头几句通过描绘黄梅时节的气候变化,表现了离别的愁苦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以“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的壮阔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激情,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

而后,诗人提出“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似乎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沉溺于相思之苦。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明天,牡丹花未谢,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不论生活如何变化,依然存在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与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节序近黄梅:指节气临近黄梅,暗示时光的流逝。
  2. 最销魂,惯唱送君南浦:表达对离别情境的感伤,南浦象征送别之地。
  3. 轻暖怯新凉,斜阳外,惊起漫天风雨:情感逐渐加深,描绘出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安。
  4.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用壮丽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生命的力量与激情。
  5. 三生俊侣:提到理想中的伴侣,暗示对爱情的憧憬。
  6. 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沉湎于相思。
  7. 明朝重到长安:对未来的期待,长安象征着繁华与希望。
  8. 牡丹花未谢,依然解语:牡丹的美丽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依旧存在。
  9. 官烛映朱旗,雕阑畔犹殢满城飞絮:描绘节日的热闹场景。
  10. 流年暗换,艾青榴火行端午:表现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怀念。
  11. 兰台应许: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
  12. 容玉勒金鞍,御河观渡:描绘理想中的生活与美好前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狂涛拍岸”比喻生命的波澜。
  • 对仗:如“官烛映朱旗,雕阑畔犹殢满城飞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牡丹花未谢,依然解语”,赋予花朵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思念与希望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感伤中寻找希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
  • 南浦:离别的地方,承载着思念与愁苦。
  • 狂涛:自然的力量,象征着生命的波澜。
  • 牡丹:美好与繁荣的象征,暗示未来的希望。
  • 艾青榴火:端午节的习俗,承载着传统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浦”是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离别之地
    • C. 自然景观
  2.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中的“苍龙”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爱情的激情
    • C. 生命的脆弱
  3. 诗中提到的“牡丹花未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与《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情感,前者着重于离愁别绪,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美好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选》:提供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
  • 赵文漪作品集:收录了赵文漪的多篇诗作及其生平简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夜雨有感 述野人语 冬晓 睡起书触目 城南道中有感 山园杂咏 对酒 明日午睡至暮复次前韵 采莲 思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慌张失措 镸字旁的字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疡子 疋字旁的字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后开头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神头鬼脸 凭山负海 糸字旁的字 兵销革偃 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晓谙 鍒颖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分钗劈凤 礼律 勇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