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42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
作者: 赵文漪
节序近黄梅,最销魂,惯唱送君南浦。
轻暖怯新凉,斜阳外,惊起漫天风雨。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
三生俊侣。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
明朝重到长安。牡丹花未谢,依然解语。
官烛映朱旗,雕阑畔犹殢满城飞絮。
流年暗换,艾青榴火行端午。
兰台应许。容玉勒金鞍,御河观渡。
节气临近黄梅时节,令人最为销魂,习惯唱着送别君子的歌声到南浦。
轻暖的气候让新凉有些惧怕,斜阳外,惊起一片漫天风雨。
狂涛拍打海岸,仿佛千丈的玉山上苍龙舞动。
三生三世的美好伴侣,且不要说相思的苦恼,离人心中的愁绪。
明天重新回到长安,牡丹花尚未凋谢,依旧能言善道。
官烛映照着朱色的旗帜,雕栏旁满城的飞絮依旧缭绕。
流年已经暗换,艾青的榴火在端午节燃烧。
兰台已经应许,容颜如玉骑着金鞍,御河观渡。
作者介绍:赵文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温柔。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61年端午节,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助传统节日表达对时光流逝、离别愁绪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端午节的场景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节日氛围,而是深刻地触及了离愁别绪和时间的流逝。开头几句通过描绘黄梅时节的气候变化,表现了离别的愁苦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以“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的壮阔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激情,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
而后,诗人提出“且莫道相思,离人愁绪”,似乎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沉溺于相思之苦。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明天,牡丹花未谢,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不论生活如何变化,依然存在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与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思念与希望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感伤中寻找希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浦”是象征什么?
“狂涛拍岸,玉山千丈苍龙舞”中的“苍龙”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牡丹花未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南浦 一九六一年端午》与《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情感,前者着重于离愁别绪,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美好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