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21
南浦 春水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昨夜剪镫曾,甚和将,梦雨尽情流晓。波镜被东风,猛吹上,一尺碧云难扫。重来唤渡,文鸳不似当时小。斜照年年依样绿,锁定暮帆烟草。销魂野水无家,问残红何苦,相随未了。倒影几层楼,这阑角可有春魂寻到。蘼芜望渺。浣纱人去江南悄。漫为愁多,思载酒天上,画船都少。
昨夜,我曾在灯下剪灯笼,梦中雨水如同情流般淋漓。波光如镜,东风猛刮,难以扫去那一尺高的青云。重新呼唤渡船,文鸳已不再是当年的小鸟。斜阳照耀,年复一年依旧是那片绿,暮色中帆影锁定在烟草间。心神销魂,野水无家,问那残红为何苦苦相随未了。倒影几层楼,斜阳角落可有春魂寻觅。蘼芜渺茫,浣纱人已悄然离去江南。愁绪漫长,思念酒意如天上,画船已难再见。
易顺鼎(约1640—1710),字维翰,号闻贞,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历任官职,性情潇洒,喜好山水,擅长诗词,尤其以情诗著称。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借助春水的意象,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南浦春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水与人心的交融。开篇通过剪灯与梦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梦幻而又浪漫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往昔的追忆。接着,东风的猛吹与碧云的难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感叹岁月的无情。文鸳的呼唤与斜阳的映照,暗示着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浣纱人的悄然离去,象征着人间情感的脆弱与无常,留下了满心的愁绪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春水的独特理解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充满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春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波镜”指什么?
“文鸳”象征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