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时间: 2025-05-17 00:51:15

诗句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

尽抛今日贵人样,

复振前朝名相家。

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

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0:51:15

诗词名称: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两度竿头立定夸,
回眸举袖拂青霞。
尽抛今日贵人样,
复振前朝名相家。
御史定来休直宿,
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
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
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
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
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
事须三度副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曾经在高位上的荣耀与今天的淡泊心态,表现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淡然。诗人在回眸中轻拂青霞,抛弃了今日的贵人情态,想要重振前朝的名相之风。对待官职的态度上,诗人认为应当顺应时势,心中如止水般明澈,看透人间的种种情感。虽然有些时候会因权力而感到困扰,但最终明白了退与荣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


注释:

  • 竿头: 比喻高处或巅峰。
  • 贵人样: 指显贵的姿态或风范。
  • 御史: 古代官名,负责监察。
  • 尚书: 古代主管文书的高官。
  • 洛阳千树花: 洛阳的花美景,象征春天的生机。
  • 雕鹗: 指一种猛禽,象征高飞与英俊。
  • 骅骝: 一种名马,象征骏马。
  • 时来未觉权为祟: 在权势面前未曾觉察其害处。
  • 三度副苍生: 形容对百姓的多次关怀与照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白居易齐名。其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唐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官场混乱,诗人借寓言形式表达了对官场的隐喻与反思,提醒人们对权力的认知。


诗歌鉴赏: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展现了刘禹锡对权力与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竿头”象征高位,以“青霞”象征美好与理想,反映出诗人对过去荣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淡然。诗人在对比中揭示了权力的虚幻与人性的真实,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通过“心如止水”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明澈,似乎在提醒人们,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人间的情感与纷扰,不被权势与名利所迷惑。该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警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度竿头立定夸: 描述诗人曾经在高位上自得其乐的情景。
  • 回眸举袖拂青霞: 回望过去,轻轻拂去心中的迷惘。
  • 尽抛今日贵人样: 摆脱今天的奢华与虚荣。
  • 复振前朝名相家: 希望能恢复昔日名相的气度。
  • 御史定来休直宿: 对御史的态度,意味着不愿被权力束缚。
  • 尚书依旧趁参衙: 尚书依然忙于公事,显示政治生活的常态。
  • 具瞻尊重诚无敌: 志在追求真实与诚恳的尊重。
  • 犹忆洛阳千树花: 依旧怀念昔日的美好时光。
  • 心如止水鉴常明: 内心宁静如水,能够看透万物。
  • 见尽人间万物情: 经历了世间种种情感的磨练。
  • 雕鹗腾空犹逞俊: 比喻在高处的人仍需努力。
  • 骅骝啮足自无惊: 自信且不被外界干扰。
  • 时来未觉权为祟: 因权势的迷惑而未能觉醒。
  • 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有在失去时才懂得退让的重要。
  • 只恐重重世缘在: 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依旧存在。
  • 事须三度副苍生: 劝诫应多为百姓着想。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如止水”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雕鹗腾空”和“骅骝啮足”。
  • 象征: 青霞、千树花等意象象征美好与理想。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思,对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苍生的关注。


意象分析:

  • 竿头: 象征高位与荣耀。
  • 青霞: 美好与理想的象征。
  • 洛阳千树花: 代表美好回忆与生命的活力。
  • 止水: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透彻的智慧。
  • 雕鹗与骅骝: 分别象征英俊与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心如止水”来比喻什么?

    • A. 内心的动荡
    • B. 内心的宁静
    • C. 内心的贪婪
    • D. 内心的惶恐
  2. “尽抛今日贵人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名利的抛弃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洛阳千树花”象征是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忍耐与沉默
    • D. 政治的腐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 王勃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现象,但刘禹锡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刘禹锡诗文集》
  3.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意难忘  山家 洞仙歌  梅花 柳初新  闺思 红林檎近  春思 金人捧露盘  观演秣陵春 永遇乐  寿江林有郡丞 风入松  题和州守杨仲延所寄鹰,阿山人戴君画 千秋岁  题袁重其侍母弄孙图 江城子  风鸢 醉春风  春思 春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斯坦福大学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肉字旁的字 红红火火 简截了当 母字旁的字 山间林下 包含盗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余趣 千秋万古 祛退 浮瓜沈李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陵弱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