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10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每年在曲江边眺望,花开时节总会经过。
还未饮酒心中已先醉,迎风而立思绪倍加复杂。
春天看似又快要结束,两地相隔又该如何相处?
望着通往长安的道路,空留下劳作的人们的歌声。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许多文人雅士常在此吟诗作对,享受春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诗人在此怀念故乡或想念友人。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咏物,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刘禹锡在政治上曾遭贬谪,因而对人生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时期,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却因身处异地而感到无奈与惆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开的描绘,引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每年在曲江边的美好景象,花开时节总是让人心醉神迷。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春风中思绪万千的感受,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最后,诗人以“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作结,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又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现实,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且深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理想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花开与时光流逝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指什么地方?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未饮心先醉”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