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35:22
海阳十咏·飞练瀑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
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飞瀑的美丽景象。水流如同晶莹的宝石,从巉岩中倾泻而下,洁白的水光宛如可以握住的光芒。水流在琼枝间蜿蜒而下,云朵在晴空下轻轻飘荡。坚硬的石头激起清脆的水声,树叶在水珠的洒落中轻轻摇动。曾经在明月的照耀下,我见到这如同银河倾泻的壮观场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桂,号子怡,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写景抒情的诗。
创作背景: “海阳十咏”是刘禹锡在海阳所作的十首诗,描写了海阳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这首《飞练瀑》即是其中之一,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赞美。
《飞练瀑》是一首生动描绘瀑布景象的诗作,展现了刘禹锡卓越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出一幅动人心弦的自然图景。开篇以“晶晶掷岩端”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自然场景。水流宛如宝石一般,流淌而下,给人一种清新和灵动的感觉。
接下来的“洁光如可把”形象地展现了水光的明亮和纯洁,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用“琼枝曲不折”描述了水流的柔韧与灵活,形象地描绘出树枝在水流的冲击下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接着,石头的坚硬与水声的清脆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感。
最后,诗人回忆起在明月下的景象,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画面,使人感受到美景的永恒与流转。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精美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飞瀑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晶晶”的意思是:
A. 昏暗的
B. 清澈的
C. 粗糙的
D. 干燥的
诗中的“琼枝”指的是:
A. 竹子
B. 树枝
C. 玫瑰
D. 荷花
“见是银河泻”中的“银河”寓意:
A. 流行歌曲
B. 流动的水
C. 壮丽的自然
D. 明亮的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