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阙题》

时间: 2025-07-26 23:01:44

诗句

婚礼知无贺,承家叹有辉。

亲迎骥子跃,吉兆凤雏飞。

温席开华扇,梁门换褧衣。

遥思桃李日,应赋采蘋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01:44

原文展示:

婚礼知无贺,承家叹有辉。
亲迎骥子跃,吉兆凤雏飞。
温席开华扇,梁门换褧衣。
遥思桃李日,应赋采蘋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婚礼的祝贺与对家庭繁荣的感慨。诗人感叹没有亲友前来贺喜,但对新生活的美好期望充满了向往。迎接新郎的骏马在欢跃,象征着美好的前程;吉兆的凤凰幼鸟在飞翔,暗示着未来的幸福。温暖的席子上打开华丽的扇子,梁门前换上了美丽的衣裳,营造出了热闹的婚庆氛围。诗人遥想着桃李花开的日子,似乎也在为将来美好的归宿而赋诗。

注释:

  • 婚礼知无贺:婚礼的消息无人来祝贺。
  • 承家叹有辉:承载家业,感叹其中的光辉。
  • 亲迎骥子跃:亲自迎接骏马,象征着美好的前程。
  • 吉兆凤雏飞:吉利的征兆,如同凤凰的小鸟在飞翔。
  • 温席开华扇:温暖的席子上打开华丽的扇子,营造婚礼的气氛。
  • 梁门换褧衣:门前换上美好的衣服,表示喜庆。
  • 遥思桃李日:遥想着桃李花开的日子,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应赋采蘋归:应该为美好的归宿而作诗。

典故解析:

“骥子”指的是优秀的马,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凤雏”是凤凰的幼鸟,象征着吉祥与繁荣;“桃李”象征美好的事业或后代;“采蘋”出自《诗经》,象征归隐与安宁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约710年-770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时期,婚礼作为一种喜庆的社会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庭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阙题》是一首描绘婚礼场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婚礼的喜庆氛围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首句“婚礼知无贺”即引入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婚礼庄重而美好,却缺乏亲友的祝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亲迎骥子跃”和“吉兆凤雏飞”这样的意象,展现了对未来的祝福和美好愿景,骏马和凤凰的意象象征着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温席开华扇”和“梁门换褧衣”传达了婚礼的热闹和温馨,体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最后的“遥思桃李日,应赋采蘋归”则回归到对未来的深思,表达了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诗人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情感上层层递进,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婚礼知无贺:表达了婚礼的孤单感,虽有盛大场面,但缺乏祝贺。
    2. 承家叹有辉:承载家庭的责任与光荣,内心感慨。
    3. 亲迎骥子跃:迎接新郎的马,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4. 吉兆凤雏飞:吉祥的象征,暗示未来幸福。
    5. 温席开华扇:温暖的环境,婚礼的热闹气氛。
    6. 梁门换褧衣:更换衣裳,表现婚礼的喜庆。
    7. 遥思桃李日: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
    8. 应赋采蘋归:为归宿而赋诗,表达美好愿望。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婚礼比作骏马与凤凰,象征美好。
    2.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意象:通过温暖的环境与吉祥的生物,营造出喜庆与安宁的氛围。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婚礼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 骥子:象征着优秀的人才与美好的未来。
  • 凤雏:吉祥、繁荣的象征,暗示美好的生活。
  • 桃李日:象征着事业的成就与家庭的幸福。
  • 采蘋:代表着归隐生活的安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婚礼知无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单
    C. 愤怒
    D. 期待

  2. “亲迎骥子跃”中的“骥子”象征什么? A. 劳动
    B. 家庭
    C. 事业的成功
    D. 友谊

  3. 诗中提到“遥思桃李日”,桃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家庭幸福
    C. 友情
    D. 事业成就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张说的《阙题》王维的《送别》:均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婚礼的喜庆,后者则侧重于离别的惆怅。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待,但在表现方式上更为豪放,而张说则显得更加内敛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送春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壬子又新秋 踏莎行·十刹海修禊,分韵得彩字 踏莎行 送春 踏莎行 花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包揽词讼 文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包含椿的词语有哪些 寿穴 小品文 见始知终 歌剧 示字旁的字 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吴观 寻瘢索绽 肉字旁的字 咽苦吞甘 还钱 包含煤的词语有哪些 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抄西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