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1: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12:30
绿拥螺鬟,青描燕尾。
天涯芳信垂杨里。
二分春色到花朝,一分先自随流水。
阑曲堪凭,楼高休倚。
东风怕到销魂地。
莫言对酒便忘愁,千杯难泼愁如海。
绿意环绕着螺髻,青色描绘着燕尾裙。
在天涯的垂杨树下,寄托着芳信。
春色到了花朝节,分成了两份,一份早已随流水而去。
倚靠着栏杆,楼高不宜久留。
东风怕是会来到销魂的地方。
不要说对着美酒就能忘却烦愁,千杯也难以泼去愁如海的心情。
作者介绍:唐蕴贞(约1623—约1692),字子华,号青巢,晚明至清初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以花朝为题材,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踏莎行 花朝》是唐蕴贞的一首描写春天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词以“绿拥螺鬟,青描燕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句提到的“芳信”,则寄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了美好的期盼。
进入词的中段,诗人将春色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相结合,提出“二分春色到花朝,一分先自随流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难以留存,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阑曲堪凭,楼高休倚”,提醒自己不应过于依赖外物,需保持内心的独立与清醒。
最后,诗人以“千杯难泼愁如海”作为结尾,强调了内心烦忧的深重,尽管借酒消愁也难以逃避内心的痛苦,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人情与时光的哲理,展示了唐蕴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维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内心忧愁的思考,表现出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绿拥螺鬟”中的“绿”指代什么?
“千杯难泼愁如海”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花朝”是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踏莎行 花朝》与《春江花月夜》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而后者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